J Virol:发现抵御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分子IL-21
2013年5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埃默里疫苗中心的研究者通过对小鼠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IL-21的机体免疫调节分子对于小鼠的长效抗体反应来抵御病毒感染非常必要,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Infect Immun:利用抗体中和IL-17保护眼睛不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12年10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隐形眼镜,特别是长戴型隐形眼镜,使得眼镜佩戴者容易眼镜被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这些感染能够导致严重性损伤,包括失明。在模式小鼠中,利用针对炎性免疫化合物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的抗体治疗眼睛降低眼睛损伤和细菌数量。
MCB:中科院健康所研究人员揭示IL-17信号通路调控新机制
白介素-17(IL-17)是一个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Th17)及先天性免疫细胞等分泌,在多种炎性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17受体(IL-17R)通过信号转导复合体IL-17R-Act1-TRAF6激活下游NF-kB、JNK等信号通路。然而,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阐明。
复星投资35亿建张江创新研发基地
复星医药张江创新研发基地开工 预计投资35亿元
上海 2012年11月22日电 /生物谷BIOON/ -- 继10月在香港顺利上市后,复星医药聚焦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日渐突出,尤其更加专注于制药方面核心研发创新能力的建设。2012年11月22日,复星医药宣布将在张江建设创新研发基地。复星医药集团董事长陈启宇接受采访时表示,园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约35亿人民币,投资建设周期为8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规模。
Arthritis Rheum:吃樱桃能够将痛风发作风险降低35%
2012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两天内吃樱桃的痛风患者痛风发作的风险要比不吃这种水果的患者降低35%。这项病例交叉研究的结果于近期刊登在美国大学风湿病学会旗下Arthritis & Rheumatism期刊上。
2012财年FDA批准的35个新药
2012年12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2财年(2011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FDA共批准了35个新药,和去年持平【FDA 2011财年批准的35个新药】。其中,12个是优先药物,23个是常规药物[列表]。77%的药物是首轮评审即获批,75%的药物在美国得到第一个审核。
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性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
吉利德的梦幻印钞机——丙肝药物Sovaldi二季度销售额高达35亿美元
吉利德日前公布201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丙肝明星药物Sovaldi二季度销售再创新高,达到了35亿美元,该药在一季度的销售为22.7亿美元,可谓名符其实的印钞机。
欧盟委员会批准拜耳在法国销售Diane 35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欧盟委员会(EC)7月30日发布正式批准,称拜耳(Bayer)痤疮药物黛安35(Diane 35)可安全使用,这一正式批准,将迫使法国政府允许在该国销售Diane 35。 法国是唯一一个在今年初开始暂停销售Diane 35的欧盟国家,原因是过去的25年间有4例患者死亡事件与该药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