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IL-8在不同感染位点招募嗜中性粒细胞能力差别

基于PDB文件1IL8,利用Pymol构建出的IL-8蛋白三维结构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来自美国加尔维斯敦市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体内第一道抗感染防御系统利用的制导系统发挥着人们之前未知的新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期刊上。

2012-11-18

JCI:动脉粥样硬化中抑制IL-1面临是否有利的问题

据2011年12月27日《医学快线》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动脉血管疾病,它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促炎性分子IL-1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目前已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在该项临床试验中,一种针对IL-1β的特异性抗体被用于研究它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并发症(如心脏病及中风)中的作用。

2012-11-18

JBC: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分子基础

IL-1是一个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各种病理条件下,IL-1被发现与骨质疏松有关。研究表明,其促进了破骨细胞的形成、生长以及功能发挥。最近,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uzanne M. Michalek等人发现,单独的IL-1就可以有效的延长破骨细胞的生存,同时激活破骨细胞的功能,而且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需要NF-κB的受体活化剂的帮助。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3日的美国《生化周刊》(JBC)上。

2012-11-18

拜耳避孕药达英-35摆脱“质量危机”

早前因先后在法国和荷兰被指存在增加血管性栓塞风险的安全性问题,德国拜耳制药旗下明星避孕药物“达英-35”卷入“质量危机”。昨日拜耳相关负责人表示,欧盟人用药物互认及非集中程序协调组(CMDh)的最终立场支持了该公司观点,即目前没有看到有任何新的科学证据能够改变对达英-35正向的获益/风险评价。

2013-06-07

:揭示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白介素IL-17F水平和干扰素β-1b疗法之间的关系

2013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uro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海涅大学(Heinrich-Heine University)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检测了在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干扰素β-1b疗法效应之间的关系。

2013-06-06

2011年FDA批准的35个新药

FierceBiotech最近统计了2011年FDA批准的新药,共35个,其中生物药12个,约占1/3。另外,新批准的35个药中,有2个药:加乐显(Gadavist)和拜瑞妥(Xarelto)已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在中国获批。巧的是,去年11月,FDA发布了2011财年批准的新药,数目一样,也是35个,但涵盖的时间段不同。FDA的财年是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9月。

2012-02-28

Cell Com Sig:IL-8在炎性乳腺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炎性乳腺癌是导致乳腺癌女性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癌症类型之一,炎性乳腺癌细胞能通过淋巴结转移及和血行转移至新的靶器官,进而形成转移灶导致病情的恶化。 早期研究证实细胞间一重要粘附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的过表达会促进肿瘤发生转移,在正常胚胎形成过程中,纤维连接蛋白主要参与伤口愈合以及细胞的迁移。 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一种)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能提高炎性乳腺癌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病情的发展。

2012-11-18

Ensemble与诺华联手研究IL-17拮抗新药secukinumab

2013年8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就在总部位于麻省的Ensemble医疗公司刚刚解除了与Alexion公司的研究协议后,又传出消息称,公司与诺华公司联手研制一种IL-17拮抗剂新药secukinumab。两家公司都未透露协议中研究的具体计划,但是Ensemble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次合作主要是开发出secukinumab的口服剂型作为已经完成的注射剂型的补充。

2013-08-09

Nat Med:免疫分子IL-17可促进肿瘤对抗血管生成疗法产生抗性

2013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信号蛋白同样可以促进肿瘤对抗生成血管疗法产生抗性。

2013-08-06

欧盟委员会批准拜耳在法国销售Diane 35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欧盟委员会(EC)7月30日发布正式批准,称拜耳(Bayer)痤疮药物黛安35(Diane 35)可安全使用,这一正式批准,将迫使法国政府允许在该国销售Diane 35。 法国是唯一一个在今年初开始暂停销售Diane 35的欧盟国家,原因是过去的25年间有4例患者死亡事件与该药物有关。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