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通过检测样本中的游离DNA来指示小儿髓母细胞瘤复发的迹象
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来自脑脊液中的游离DNA或能被用来检测接受髓母细胞瘤患儿机体中的可测量的残留物疾病。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针对MRD的检测技术,其或能检测患儿疾病复发的风险,这要比利用传统成像扫描来确定复发时间更早一些。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课题组建立靶向RNA的病原检测新方法mtNGS和mtTGS
病原感染仍然是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巨大问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沉重负担。临床上传统的病原鉴定主要以培养和生化检测为基础,但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宏基因组测序(mNGS)极大的提高了病原检测的效率,并有助于识别难以培养的病原微生物;此外,通过测序识别抗生素抗性微生物也为改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然而,mNGS在临床
基因检测产业联盟(上海)正式成立,引领产业发展新时代
2021年10月15日,基因检测产业联盟(上海)(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因美纳作为联盟成立的推动者和秘书长单位,未来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盟友,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助力推动基因检测产业能级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靶向转移性肿瘤细胞的肽作为癌症检测探针和治疗传递载体的表征
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化疗耐药性,转移性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治愈。缺乏转移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检测和靶向转移的探针将非常有价值。
Nat Med:1期临床试验表明广泛中和抗体PGT121可长期抑制患者体内的HIV感染
2021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首次公布关于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报告以来的40年中,超过3200万人死于导致艾滋病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如今,鉴于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HIV感染者,每年有近200万新病例,HIV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全球流行病。广泛中和抗体(bNAB)靶向这种病毒外部的特定蛋白。在一
2021年9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2021年9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
HIV是如何实现性传播的?科学家用录像复现了整个过程
谈起艾滋病,大家都知道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人体内的CD4+淋巴细胞引起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三种传播途径。当前,性传播途径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未保护的性交均具有传播艾滋病的风险,但这一过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科学家们如何设计药物阻断这一过程呢?在这一过程中,尿道粘膜是HIV进入人体的重要门
美国FDA批准罗氏VENTANA PD-L1(SP263)检测:识别可受益于Tecentriq(泰圣奇)的患者!
今年10月,美国FDA批准Tecentriq:治疗肿瘤表达PD-L1≥1%的II-IIIA期NSCLC成人患者。
Nature:智能显微镜载玻片可以检测癌症
2021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Belinda S. Parker副教授和Brian Abbey教授及其团队发现通过在纳米尺度上修改传统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生物结构和细胞会呈现出惊人的色彩对比,可以用来即时检测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7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lorimet
Science子刊:免疫检查点阻断和HIV疫苗组合使用有望治疗HIV感染
研究人员发现在ART治疗期间,使用CD40L加TLR7激动剂辅佐的DNA/改良安卡拉痘苗疫苗方案进行治疗性接种,可诱导出强大的、高度功能性的、SIV特异性的CD4+和CD8+T细胞反应。此外,该疫苗在淋巴结中诱导了可以归巢到B细胞滤泡中的SIV特异性CD8+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