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追踪遭受HIV感染的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负责产生HIV的细胞的寿命和位置,这些细胞的存在阻止了HIV在体内的消灭。了解这些细胞的动态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发新的方法来减少它们的数量,最终目标是治愈HIV感染。
奥密克戎突变毒株或会躲避部分而并非所有单克隆抗体的攻击!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刺突蛋白的突变数量,SARS-CoV-2高传播性B.1.1.529奥密克戎突变株的出现让科学家们对抗体疗法的疗效产生了一定的担忧;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An infectious SARS-CoV-2 B.1.1.529 Omicron virus escapes
MGGM:通过分析精子样本或能帮助检测罕见的遗传突变
2022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生变异是导致罕见智力障碍综合征的一种常见原因,其与较低的复发风险有关,然而,当这种突变体在亲本生殖细胞中出现时这种疾病的复发风险或许就会增加,目前对疾病复发风险的推测主要是基于经验性数据,而且生殖细胞嵌合的流行率往往是未知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Genetics & Gen
Nature子刊:杜文静/江鹏合作报道苹果酸酶代谢调控突变体p53蛋白的稳定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杜文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江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题为“Malic enzyme 2 maintains protein stability of mutant p53 through 2-hydroxyglutar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揭示
Nature:绘制癌症突变“热点”揭示了新的癌症驱动因素和生物标志物
2022年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并描述了癌症进化中一个以前未被认识的关键角色:发生在基因组某些区域的集群突变(clusters of mutations)。他们发现,这些集群突变促进大约10%的人类癌症的产生,并可用于预测癌症患者的生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2月17
郑春福教授发表HIV-HBV, HIV-HCV, HBV-HCV共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郑春福教授联合Hossain博士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综述:Insights Into the Coinfections of HIV-HBV, HIV-HCV,HBV-HCV: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完全中和活性!美国FDA授予礼来单抗bebtelovimab紧急使用授权(EUA):治疗轻中度患者!
bebtelovimab是一种针对SARS COV-2棘突蛋白的中和IgG1单抗,维持了针对目前已知和报道的所有变异毒株的结合和中和活性,包括奥密克戎(Omicron)和BA.2。
PNAS:一种增加重症COVID-19风险的基因变体可让人们感染HIV的风险下降27%
们出生时的基因变体可以增加或减少我们患上重症COVID-19的风险。重症COVID-19的一种主要遗传风险变体,即我们从尼安德特人那里遗传的一种变体,令人惊讶地普遍存在。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携带这种变体是否真的有好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PI-EVA)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增加重症COVID-19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