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HIV利用宿主细胞自身的“紧急”反应进行复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HIV如何逃避身体的最佳防御系统之一。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未来阻止HIV在体内传播的治疗方法带来希望。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检测DNA中第五种碱基的新技术
DNA的基本元素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脱氧尿嘧啶(dU),然而目前还无法从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检测dU,严重影响了对dU功能的理解。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精准检测dU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
美国CDC公布15天废水检测数据:98%的监测站检出新冠病毒
由于废水检测并不取决于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它往往是一个社区最早的预警信息,即新冠疫情感染浪潮即将到来。据估计,40%到80%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在粪便中释放病毒RNA,这使废水和污水成为监测病毒传播的重要机会。为掌握有关新冠疫情趋势的重要信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启动了国家废水监测系统(
Science子刊:揭示癌症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可逆转HIV潜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癌症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能够逆转HIV潜伏,即这种病毒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HIV感染者的细胞内“潜伏”的能力,这是治愈HIV的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开发出新型超高灵敏度新冠检测设备
当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首先会在呼吸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采集自个体口咽或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可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病毒。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是目前世界上检测新冠病毒的标准方法,但结果返回通常需要至少几个小时。由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毒株导致病例呈指数级激增,一些国家在面对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时压力骤增。因
新型SARS-CoV-2检测技术在中国问世!不到4分钟就能得到准确结果!
2022年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生物流体中检测超低浓度的样本(100微升中1-10个拷贝)受到了背景生物分子高达几个数量级的阻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electromechanical detection of 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抗癌药有助于清除隐藏的HIV病毒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据联
Small: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精度的活细胞力学检测生物芯片及应用
活体微环境中细胞不断受到诸如拉力、静水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细胞对于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是细胞的自我调节以适应和应答外界环境机械力的变化的一种重要机械特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空间结构、张力强度、弹性系数等发生变化时,癌细胞会做出相应的调节以改变自身的机械特性,一方面通过驱动并调整细胞形状、骨架结构以及粘附亲和度,产生特定适应
国家卫健委: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基础上 稳步实施20合1混采检测技术
国家卫健委网站17日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解读称,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给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在目前5合1、10合1混采检测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积极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论证,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的技术方法。经开展临床真实样本验证,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的基础上,决定稳步实施20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