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脑利钠肽筛查或可减少心衰发生

爱尔兰一项研究表明,在心衰高危患者中,基于脑利钠肽(BNP)的筛查和协同治疗可降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心衰发生率。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1374例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4.8岁),并随机给予常规初级保健(对照组)或BNP筛查(干预组),平均随访4.2年。BNP≥50 pg/mL的干预组受试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协同治疗。

2013-07-13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越高越易出现心衰

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日前发表一项调查结果说,血糖值越高的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而入院的比例越高,特别是本来就有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血糖值的影响,这说明控制血糖对于预防心力衰竭非常重要。

2014-04-24

FDA授予安进心衰药ivabradine快速通道地位

FDA授予安进慢性心脏衰竭药物ivabradine快速通道地位,该药已获欧盟批准,安进与施维雅达成合作获得该药在美国的商业化权利。

2014-04-21

基于强劲中期数据—诺华提前终止心衰药物LCZ696 III期试验

诺华提前终止心衰药物LCZ696 III期试验,该药有望成为近10年获批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首个新药,销售峰值将达50亿美元。

2014-04-01

JAMA:联邦医保者的心衰住院率显著下降

据报道,在1998至2008年期间,与心衰有关的住院率在联邦医疗照顾保险的病人中有了大幅的下降,但在黑人男性中,这一下降的速度较低。在这一时期内的心衰1年死亡率也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水平。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心力衰竭(HF)是在美国任何医疗情况中所施加的疾病负担最重的情况之一,估计在2006年时有580万人经历过HF的情况。

2011-10-20

Circulation:心衰发展有关的受体磷酸化

近日,来自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利阿诺定受体(RyR2)S2814位点的磷酸化对心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5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2012-11-18

白领小心“倒春寒”诱发心衰

春季的气温往往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气压变化较大,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患者极容易感冒,使原有的心脏病加重,甚至引起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心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心脏病患者春季时应该留意心衰的各种蛛丝马迹,提防心衰的发生。

2015-02-15

安进心衰药ivabradine显著改善慢性心衰临床预后

安进慢性心衰药物ivabradine(依法布雷定)显著改善慢性心衰临床预后,该药是过去20年来心衰治疗最显著的进展之一,将显著改善心衰临床预后。

2014-09-16

JBC:新型计算机模型可加快心衰靶向药物的开发

2012年1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型来揭示心脏对压力的反应,比如对高血压的反应,这就为我们了解心衰的原因以及开发新型的药物或者预防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3-04-27

JACC:老年人进行体力活动可降低心衰风险

NT-proBNP和cTnT是心肌发生应激和损伤后释放的生物标志物,两者水平与心衰发生风险相关,并且可被某些因素调节。但目前对影响这两者的因素,尤其是生活方式因素,在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存在的老年人中的影响还不确定。鉴于此,来自马里兰大学心内科的ChristopherR.deFilipp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12月18日JACC杂志上。

20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