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外源DNA的生存之道——基因如何适应陌生宿主?
研究人员通过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组中引入细菌染色体,发现外源DNA的序列组成(如GC含量)决定了其在宿主细胞核中的适应方式。
2025-02-10
Cell:华人团队发现真核生物的新型DNA甲基化修饰,并揭示其对精子功能至关重要
该研究拓展了我们对于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的认知,发现了参与生殖发育过程至关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新修饰,开创了 4mC 在真核生物中功能的研究新方向,拓展了表观遗传学领域的边界。
2025-04-12
《自然》:DNA损伤竟能持续好几年!科学家发现,一些DNA损伤会长期存在,或增加恶性突变风险
为了追踪DNA损伤的持续时间,研究者们构建了人类体细胞系统发育树,共计来自89个个体的103个发育树、11429个基因组,包含造血干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三类。
2025-01-19
Nature:科学家揭秘DNA损伤修复的幕后英雄,组蛋白H1去酰胺化或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H1去酰胺化在DNA损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子机制模型,相关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科学家们对染色质动态调控的理解。
2025-04-19
Nature:基于DNA中的结构变异,提出一种新的乳腺癌分类系统
在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10%)通常被认为是最难成功治疗的,并且往往早期复发。激素受体阳性癌症是最常见的,通常可通过激素治疗、化疗、手术和放疗的组合成功治疗。
2025-02-25
基于DNA折纸结构酶级联反应器的肿瘤化动力治疗研究获进展
基于分子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具有结构精确可控、易于化学修饰、生物可降解等特点,是有潜力的纳米载体,在药物靶向运输、可控释放、多种药物协同运输治疗等方面展现出应用前景。
2025-02-18
新型微流控芯片做到了!仅需50 μL血浆、35分钟出结果,还能精准检测外泌体多个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成果为乳腺癌液体活检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Exo-MIC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样本需求量少,在癌症早期诊断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积极影响。
2025-03-24
Science: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DNA复制过程隐藏的机制,并阐明新型癌症疗法靶点
这些研究发现不仅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理解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分裂的基本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