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DNA腺嘌呤去甲基化酶参与PRC2介导的基因表达抑制的新机制
DNA 腺嘌呤第六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6mA)修饰最早发现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保护基因组免受外源DNA入侵。近年来,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上的6mA 修饰也被发现,且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丰度
最新研究发现,早期人类胚胎无法有效修复DNA损伤
近日,在第39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年会上,牛津大学 Nada Kubikova 博士做了一项题为:Deficiency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
吸金1000万美元,英国初创开发「无TdT」酶技术的长DNA合成法,准确率可达90%
DNA 聚合酶在核酸的复制、修复以及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都离不开 DNA 聚合酶。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靶向EZH_005/hnRNPA1/Gprc5a轴可能是肠I/R损伤的潜在治疗策略
肠缺血/再灌注(I/R)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临床问题,可导致肠道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虽然急性肠缺血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通常是可以逆转的。
Science: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巴氏不动杆菌在体内检测肿瘤DNA
一种名为巴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ylyi)的细菌通常是非致病性的,而且天生就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摄取周围环境中的DNA。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南澳
Dev Cell:揭示果蝇中激活休眠的神经干细胞来修复大脑损伤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果蝇休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中受伤细胞突起的再生能力。这一发现将果蝇NSC确立为揭示神经元再生秘密的
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子刊揭示哺乳动物的寿命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内的哺乳动物甲基化联盟(Mammalian Methylation Consortium)的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历史上共有的DNA变
Nature子刊 | 利用DNA折纸提高细胞疗法精准度,24h可减少90%癌细胞,已成立公司
其中一种 PTE 取得了成功,他们再次对其进行了测试,看看它是否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控制肿瘤的生长。这次,他们在注射后对小鼠进行了 21 天的监测。他们发现,与未治疗的小鼠相比,PTE 减少了治疗小鼠的
《癌细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团队发现甲硫氨酸限制饮食可助力抗肿瘤免疫应答!
以营养干预手段来抗癌,最近几年还真吸引到了不少关注,比如热量限制或生酮饮食,可能让癌细胞因为断掉关键营养物被“饿死”,还有一些营养干预策略则能从不同角度,对抗肿瘤免疫应答起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