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I:顾建新研究组发现核糖体蛋白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化疗耐药及生长

近日,由上海复旦大学顾建新教授所在的研究组发现,核糖体蛋白RACK1能够促进了肝细胞癌(HCC)的生长及化疗耐药。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众所周知,翻译的起始与细胞周期进程及细胞生长相偶联,然而,过多的核糖体的合成及翻译起始通常都导致了肿瘤的转化及存活。

2012-11-18

:胆管可起源于肝细胞

7月16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胆管癌在小鼠模型中可起源于肝细胞。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加深了人类对肝内胆管癌起源的认识,可为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肝内胆管癌(ICCs)是预后较差的原发性肝肿瘤。由于对其生物学特性不够了解,一直难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11-18

JCI:康铁邦团队发现新的肝细胞治疗靶点CHK1/SYK(L)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康铁邦教授及其团队发现,在肝细胞癌中,CHK1靶向脾酪氨酸激酶能够促进其水解,则靶向CHK1/SYK(L)通路能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HCC治疗策略。 肝细胞癌(HCC)是目前最流行的恶性肿瘤之一,能够顽强抵抗化疗或放疗。因此,确定HCC新的治疗靶点更是迫在眉睫。

2012-11-18

:肝细胞mTOR途径及自噬联合药物治疗

6月20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项联合用药抗击肝细胞癌最新进展。 肝细胞癌(HCC)影响全球超过五十万人,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死因。由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在50%的肝癌患者中上调,研究者比较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mTOR的变构抑制剂RAD001和新一代磷脂酰环己六醇3-激酶/mTOR三磷酸腺苷位点竞争性抑制剂BEZ235的作用效果。

2012-11-18

:AMPK调节p53抑制肝细胞

6月22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报道了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自身在肝细胞癌中发挥抑癌功能的机制研究。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一个细胞能量状态的生物感应器,已被证明在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然而,是否AMPK本身起着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仍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 AMPK的α2催化亚基异构体在肝细胞癌(HCC)中显著下调。

2012-11-18

GSK晚期细胞COMPARZ研究达主要终点

2012年10月1日电 /生物谷BIOON/ --葛兰素史克(GSK)今天宣布,关键性III期研究COMPARZ达到了主要终点。该项开发标签、头对头研究,将Votrient(帕唑帕尼,pozopanib)与舒尼替尼(sunitinib)进行了疗效、安全性、耐受性比较。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试验数据证明了pozopanib相对于sunitinib的非劣性。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