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开发的肝癌早筛模型厉害了

  在中国,平均每小时就有47人确诊肝癌,这其中,有45人将死于肝癌。因发病隐匿,进展快,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五年总生存率不足20%,而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五年生存率则超过60%[2]。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当前,肝癌筛查的传统手段,肝脏影像学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效果差强人意。细胞外游离DNA(c

2022-01-18

Paleobiology:提出新的形态钟模型改善鸟类演化分异时间和演化速率估计

自Zuckerkandl和Pauling提出分子钟假设以来,分子钟模型成为定年演化事件的基础。最早的分子钟假设为严格分子钟,即演化速率在树上各个类群之间恒定不变。严格分子钟通常只适用于近缘的类群。为解释演化速率在时间上和类群间的差异,多种宽松分子钟模型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估计分异时间和演化速率。古生物学中,对应的模型被称为形态钟模型,用于描述形态特征的变化而

2022-01-08

Nat Ecol & Evol: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 或能帮助理解肿瘤的生长影响其遗传特性的机理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的遗传异质性会促进克隆进化,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临床相关的克隆动态变化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题为“Spatial patterns of tumour growth impact clonal diversificat

2021-12-31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个全面模拟人类AD的大鼠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AD不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AD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T),基于此,科学家已经提出了β淀粉样蛋白假说[1]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来解释发病机制。尽管在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迄今

2021-12-15

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凝胶中生长的迷你乳腺癌模型 或有望帮助开发更高效的抗癌疗法

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激素受体保留在凝胶中培养生长的迷你乳腺癌中,这一发现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新型激素疗法,并研究个体药物反应和阐明药物耐受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2021-11-30

eLife: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模型来预测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的早期反应

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型,其或能在患者疗法早期预测是否癌症患者会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

2021-11-17

研究人员培育出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利用单碱基编辑器对葡萄糖激酶进行点突变,培育出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相关论文以Generation of 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dogs with glucokinase point mutations throu

2021-11-08

研究提出新方法重塑史前人类基因交流与演化模型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复旦大学徐书华团队题为Refining models of archaic admixture in Eurasia with ArchaicSeeker 2.0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2021-11-06

科研人员在兔模型上实现拉曼探针术中前哨淋巴结的准确定位和微创手术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清扫,减少淋巴水肿、感觉障碍等诸多并发症。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筛查的普及,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

2021-11-14

TSMDA:基于目标和症状的计算模型,用于miRNA与疾病的相关性预测

TSMDA:基于目标和症状的计算模型,用于mirna与疾病的相关性预测。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