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掠食恐龙化石出土:体型与暴龙相当
艺术家的想象图,索伦龙Sauroniops正在掠食年幼的棘龙,其余的棘龙四散奔逃 北京时间11月8日消息,一种新的掠食性恐龙被命名为Sauroniops pachytholus,在希腊文中其意思为“索伦之眼”。顾名思义,这个名字来源于《魔戒》电影中的魔王索伦。索伦龙(暂译)Sauroniops的化石2007年出土于摩洛哥的东南部,科学家认为它们曾在约9500万年前残酷统治着北非。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两亿多年前螨虫保存完好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刊发了一组远古生物琥珀化石图片。在晶莹剔透的美丽琥珀中,各种远古生物保存完好,显得栩栩如生。它们是现在人类能亲眼看到的存在于地球上的最古老生物,其中包括:两亿年前的螨虫、一亿年前的蜗牛等。 黄金小虫子 新发现的两只两亿三千万年前的小虫子以及一种已经灭绝的虱子和蚊子类的昆虫,是现今在琥珀中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昆虫。
法国南部发现吉普赛恐龙化石 体长超过12米
据外媒报道,近日科学家在法国南部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遗迹,距今约7500万年。据悉,发现的化石属于泰坦巨龙的一种,体长超过12米,叫做吉普赛恐龙(Atsinganosaurus velauciensis),有报道称其和罗马尼亚恐龙十分相似。
科学家发现蜘蛛捕食蜜蜂琥珀化石 与恐龙同时代
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惊人的琥珀化石,这是恐龙时代的一只蜘蛛正准备捕食一只蜜蜂,琥珀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这块化石形成于早期白垩纪的缅甸胡康河谷,科学家们认为恐龙在这一地区曾经极为盛行。虽然这只蜘蛛非常有耐心的等待它的猎物,但无论是捕食者还是那只小蜜蜂,都遭遇不幸,它们被永远保存在了琥珀中。
PLoS ONE:落基山发现史前奇特“郁金香”化石
近日,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奇怪的生物,正确地说是一种动物,它却长得像植物。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现代生物与之类似,而这种奇怪的生物可能在史前时期吸引了大多数扑食性生物的眼球。该生物存在于五亿年前的浅水海底,科学家将这种生物描述为具有低矮且密集的特征,当这些生物随海波漂动时,就如同潜藏在浅海的郁金香,具有极强的外观“欺骗”性。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PNAS:研究发现化石蚊子腹中最后吸的血
一项研究发现,一个古老的化石蚊子的腹中含有它最后吸的血,这证实了这些昆虫在4600万年前以血为食。大约1.4万种现存的昆虫吸血,包括跳蚤、蜱和蚊子。尽管这种觅食策略看上去在一批生物中间独立进化出来,这种行为的化石证据罕见。Dale Greenwalt及其同事报告的证据显示一只来自美国蒙大拿西北部的吸饱了血的蚊子在进食之后不久死去,并且从中始新世以来就保存在页岩中。
BMC genomics:鱼类低温适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鱼类低温适应机制研究的论文“Transcript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ld acclimation in larval zebrafish”在BMC genomics在线发表。该论文首次报道了斑马鱼早期幼体具备建立低温耐受的机制。 低温暴露不但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还可导致鱼体死亡。
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古生物化石须在2013年前申报登记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化石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现象屡禁不止,保护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为此,我国将加强登记建档这一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收藏单位和个人都须将目前收藏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年底前,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登记建档,领取统一印制的“收藏证”。
Ichnos:世界最古老蝎子印记化石可追溯至2.8亿年前
这个蝎子印记化石的年代可追溯至二叠纪早期,证实远古蝎子历经多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却幸存下来,以及二叠纪大气层二氧化碳指数可能是现今三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