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老年人血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内更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教授蔡军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之内能切实提供临床获益且相对安全,这一结果低于目前普遍接受的目标值。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成为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既往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各异;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值亦不尽相同。阜外医院牵头全国42家临床中心,共同开展中
Nat Genet:识别出诱发孕妇突发性高血压的新型基因突变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产生醛固酮的腺瘤(APAs,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s)都会存在离子通道或转运器的功能增益体细胞突变,然而,其在正常肾上腺产生醛固酮的细胞群中的频率表明,APAs中或许需要一种“副驾驶”的驱动突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题为“Soma
Hypertension:揭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机制!或与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通路的改变密切相关!
2021年8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有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是否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关,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Hypertension上题为“Essential Hypertension Is Associate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高血压治疗革命!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华获批,突破无新药困境!
2021年6月3日,诺华制药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6月1日批准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继2017年心衰适应症上市之后在中国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此次获批标志着我国高血压治疗领域10多年来的新药突破,有望引领高血压治疗管理模式由单纯降压步入全程心血管事件风险管控。
研究发现童年“打呼噜”与青春期高血压有关
近日,发表在《JAMA Car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青少年血压升高之间的关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打呼噜”,是在打呼噜的同时还伴有短暂的憋气,约1/3的中年男性和1/5的中年女性有睡眠呼吸暂停。在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病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甚至高达80%,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抽
PNAS:限制时间的饮食方式或能降低糖尿病相关的高血压表现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食物摄入的数量和质量一直被认为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直到最近人们才意识到,摄入摄入的时间也非常重要。血压不下降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普遍,而且这还与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增加直接相关,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糖尿病患者机体血压不降的原因和机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
JAHA:长期血压变异性或可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男性
2021年7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据估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青少年。痴呆症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
JAHA:血压变异性或与机体痴呆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对男性影响尤为严重!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中年的血压变异性(BPV,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会增加晚年患痴呆症的风险,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BPV对已经老年却未患重大认知缺陷的成年人的认知力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题为“Long‐T
Nature子刊揭示高血压的遗传机制
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中国高血压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约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同时患病率趋势总体还在持续走高。而且,高血压是冠心病(CHD)和中风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关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肾脏是与血压调节、高血压和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