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s | 袁钧瑛院士等团队首次发现新冠病毒促进 RIPK1 激活以便于病毒传播

   由SARS-CoV-2引起的COVID-19是持续的全球大流行病,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一部分 COVID-19 患者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称为细胞因子风暴,这可能会导致死亡。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 (RIPK1) 是炎症和细胞死亡的重要介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钧瑛,南方科技大学张政,

2021-10-20

Nature:首次揭示人类胎儿骨髓中的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如何形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产前人类胎儿骨髓中的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如何发育进行了首次全面分析,发现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许多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类型产生于发育中的骨髓,包括阻止细菌感染的关键白细胞。

2021-10-05

研究人员首次将单像素复振幅全息应用于生物组织微观成像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朝晖、沈乐成团队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单像素全息系统。该系统推翻了过去传统单像素成像在生物成像应用上的限制,不仅能实现大视场、高精度的高通量单像素全息,并且成功在生物切片微观全息上得到应用。该工作以“Imaging biological tissue with high-throughput sing

2021-09-21

钟南山团队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

  南京、扬州的疫情还没过去多久,这几天福建疫情又刷爆了热搜,让人们稍微平静的心再次悬了起来。经检测,此次疫情仍是因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引起的,那么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到底是怎样的?近日,钟南山院士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相关科研学家给出了答案,他们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 Medicine》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

2021-09-18

Nature子刊:首次揭示新冠病毒穿过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去嗅觉或味觉、意识障碍,甚至是癫痫、中风等。研究人员也在患者脑组织中发现SARS-COV-2 RNA,在皮质神经元同样发现病毒。通过人脑类器官也证实新冠病毒具有侵袭神经系统的能力。这些证据说明新冠病毒能够感染人中枢神经系统,但是病毒如何进入大脑的机制尚未可知。

2021-09-08

Oncogene:首次揭示APC基因突变促进结直肠癌逃避免疫检测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显示了APC基因突变如何使结直肠癌患者体内的肿瘤躲过免疫系统的检测。

2021-09-10

科学家首次证实单克隆抗体可预防人类疟疾

  近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首次证实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预防人类疟疾。相关研究成果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题为A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Malaria Prevention。该研究从一名疟疾疫苗接种者血液中分离出单克隆抗体CIS43LS,对

2021-09-04

拜耳Nubeqa(达罗他胺)3期临床:延长首次前列腺癌相关侵入性手术时间!

Nubeqa是一种口服非甾体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已获批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2021-09-16

eLife:科学家首次利用培养皿中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鱼眼结构!

来自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复杂的视网膜组织或能在培养皿中由硬骨鱼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出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机体的干细胞一直被用于进行类器官的研究。

2021-09-08

Cancer Cell史上首次发表3期临床试验 这项研究有何过人之处

医学期刊,除了传说中的的CA, 遥不可及的四大刊NEJM、Lancet、JAMA、BMJ以及可遇而不可求的CNS外,独具一格的Cancer Cell必须要拥有姓名。Cancer Cell(IF:31.7)每年见刊的文章虽不多,却有着很高的国际声誉。其历来对稿件的要求极其严格,主要偏向于基础研究,在要求故事既有原创性的同时,又需要有非常完整坚实的机制基础,因此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