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人造染色体可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称,通过研制人造人类染色体(HAC)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基因治疗中采用的病毒载体相比,HAC可以避免其无法控制基因拷贝数目,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沉默等缺点。

2012-11-18

PLoS ONE:代谢导致神经嵴发育缺陷的机制

近日,在《PLoS ONE》杂志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Xenopus Reduced Folate Carrier Regulates Neural Crest Development Epigeneticall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叶酸代谢途径异常导致神经嵴发育缺陷的分子机制。

2012-11-18

手机面部识别靠谱吗?体感应用开发新热潮

大约在10年前,我曾经尝试着去实现一个伟大的计划。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去解锁和登录系统。不过即使在当年我就拥有长远的野望,但那个年代的硬体配置在今天看来犹如龟速。当时主流的摄像头是VGA格式,分辨率仅有640X480甚至会更低。而最先进的处理器仅是主频为1.4GHz的单核心AMD Athlon。因此在当时我们的这个行星上,还找不到廉价的硬体能让系统能在短短的几秒内识别出我的脸。

2015-02-16

PNAS:科学家揭示面部识别的机制

一项研究提出,面部识别是由专门用于面部的大脑机制执行的,而且一套不同的机制则可能被用于处理一个人学会识别的其他对象。人们已经提出了面部识别机制的两个假说。

2014-03-25

Science:抗癌药物能治疗免疫缺陷症吗?

全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已经发现了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的遗传致病基础。

2013-12-01

Science:人类有缺陷的基因组

人类大脑能够应对其神经元内散布的众多基因组变异。

2013-11-26

Science:黄蜂能识别彼此面部

日前,Michael Sheehan 等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Specialized Face Learn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Paper Wasps",称黄蜂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识别能力,能识别其它黄蜂独特的面部特征,黄蜂之间识别彼此面部的方式与人类的一致。

2012-11-18

Cell:线粒体DNA缺陷如何引起遗传性耳聋?

耶鲁大学科学家已发现一条分子通路,通过这条通路母系遗传性耳聋似乎出现:线粒体DNA突变触发一个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信号级联。 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17日的Cell上。 线粒体是作为"细胞动力工厂"的细胞内结构,因为它们产生大部分细胞能量供应。它们含有继承自母亲的DNA。线粒体决定细胞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凋亡过程确定是生还是死。 耶鲁科学家集中于引起母系遗传性耳聋的一个特定线粒体DNA突变。

2012-11-19

PLoS ONE:一群或可鉴定卵巢癌的缺陷蛋白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Knight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一群有缺陷的蛋白质,被怀疑导致了机体修复自身DNA能力的故障,科学家们可能正好需要这群蛋白来证明一类新药在治疗广泛的卵巢癌患者中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这周的PLoS ONE上,已引发更多关于靶向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药物临床试验中病人人数是否应该扩大的探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