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研究揭示跨膜钙信号转导基本分子机制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教授实验室在长期研究冬眠适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心脏钙信号分子调控理论: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MyoCD通过SRF促进JPH2和CAV3基因的“协奏转录”和两种蛋白间相互作用,铆定肌质网与横管膜的纳米耦联结构,压缩横管钙通道与肌质网钙释放通道间信号转导的物理空间,提高兴奋收缩耦联的分子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心
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效应及育种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束是一种新型育种诱变剂,相比于其他诱变源,重离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简称LET)和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简称RBE),可以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获得相对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由此创造优异的突变体。碳离子束作为重离
研究首次采用猕猴桃合成荧光纳米材料检测金属离子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团队获悉,该团队利用生物质碳源合成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取得一定成效。铁离子作为生物系统中最重要的金属离子之一,在氧吸收、氧代谢和电子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铁离子的含量异常可引发多种生物紊乱。此外,研究发现水和土壤中的铁离子会和有机磷农药(草甘膦)结合成长期稳定存在的污染化合物,所以开发铁
研究揭示氢离子焦磷酸化酶调控甘薯品质和产量的作用机理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鹏课题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H+-pyrophosphatase IbVP1 regulates carbon flux to influence the starch metabolism and yield of sweet pota
揭示帕金森病疾病风险和严重性与细胞溶酶体中的离子通道突变密切相关
2021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许多基因突变被发现与一个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有关。然而对于这些突变中的大多数,它们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突变---一种突变是增加疾病风险并导致帕金森病患者患上更严重的疾病,另一种突变是降低疾病风险---如何在体内表现出来。
锶离子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获进展
心肌缺血后及时恢复血供是治疗急性心梗的必要手段,但会带来新的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缺乏有效的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手段。因此,发展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用性方法,尤其是针对促进心肌细胞存活、血管再生、抑制纤维疤痕形成的有效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锶离子在促进骨再生中被发现具有促进血管生成
研究发现锌离子在代谢和信号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亚细胞锌离子分隔对于细胞器功能和细胞生物学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方法可以用一种探针测定两个以上细胞器之间的锌离子信号传导关系。近日,南京大学陈韵聪,何卫江及辛辛那提大学Jiajie Diao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Simultaneous Zn2+ tracking in multiple orga
ACS子刊:中法科学家联手发现调节大脑中的铜离子水平有望降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记忆丧失
2020年12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特点是患者大脑中存在淀粉样蛋白斑块。淀粉样蛋白斑块是蛋白片段在细胞外形成的凝集物,存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它们捕获铜,其含量约为健康大脑中的5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配位化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
维生素D或会以一种新方式调节肠道中钙的吸收!
2020年1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调节肠道中一部分的钙含量,而这一部分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其或许并不会发挥关键角色。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解释肠道疾病干扰钙质调节的分子机制,比如溃疡性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