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研究解析小鼠感觉运动相关脑区的转录组学特征
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及其合作者题为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开
徐丛剑教授团队在PGT生殖遗传阻断技术方向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国际权威临床医学研究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1.492)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A comprehensive and universal approach for embryo testing in patients
Nat Commun:表观遗传学代码重塑的染色质状态或能赋予小鼠肝脏一定的再生潜能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推测,对肝脏再生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的高度控制模式是由静止的肝脏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代码所编码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Chromatin states shaped by an epigenetic code confer regenerative
New Phytologist:研究揭示水稻miRNA和花粉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New Phytologist近期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段成国课题组和厦门大学教授李庆顺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Intragenic Heterochromatin-mediated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Modulates MiRNA and Pollen Developme
铬污染场地土壤噬菌体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专性捕食活体细菌或古细菌的病毒,其生化结构主要由蛋白衣壳和核酸组成,根据形态特点可划分为:有尾、短尾 (或球状) 和丝状噬菌体等。噬菌体长度通常在20~200 nm,在土壤、水、空气乃至人/动物体表、口腔、肠道内均有大量定殖。据估算,环境中噬菌体总数量级约为1031。针对养分胁迫、深海高压、极端气
研究揭示高温诱导植物热形态建成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全球气候暖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在拟南芥中,组蛋白变体H2A.Z在环境和发育信号响应基因上富集。当环境温度升高时,H2A.Z从温度响应基因的染色质上去除,并往往伴随基因的表达激活,从而促进植物在高温下的形态建成。然而,学界尚不清楚H2A.Z从特异位点上去除并激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7月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特有类群荒漠猫的演化分类地位以及中国家猫的驯化遗传起源
遗传学和考古学证据显示家猫大约于一万年前由近东或北非的非洲野猫驯化而来,随后扩散至世界各地,成为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由于先前家猫的相关研究缺乏东亚地区的覆盖,使得中国家猫的起源仍有存疑。荒漠猫(Felisbieti)分布于青藏高原,是世界猫科动物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物种,也是最鲜为人知的猫科动物之一,其分类学地位长期存在争议,形态
Nat Med:首次在人体中证实光遗传学可以恢复失明患者的部分视力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自2000年代中期的早期以来,光遗传学凭借它用光激活神经元的潜力,成为恢复盲人患者视力的一项有希望的技术。近年来,至少有两家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人体中测试基于光遗传学的疗法,其中的一家公司最近宣布,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而失明或几乎失明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检测到光和运
《柳叶刀神经病学》点评颅内压监测全球研究进展
《柳叶刀神经病学》(影响因子30.039)正式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江基尧教授团队的特邀点评文章《全球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评估》。再次受到《柳叶刀神经病学》的邀请对重要临床进展做点评,充分显示了江基尧教授以及仁济医院颅脑创伤团队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影响力。文章对同期发表的一项纳入42个国家146家单位的颅内压监测
研究开发出光遗传学新型光控元件蛋白cpLOV2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与三家国外团队(教授黄韵、教授韩纲和教授周育斌课题组)合作,基于燕麦蓝光受体蛋白LOV2,进行了优化循环排列(Circular permutation)设计,获得了能够提供不同锁定界面的光控开关元件蛋白cpLOV2,进一步拓展了LOV2系列蛋白在光遗传学工程中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