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科学家“复活”恐龙 3D还原其饮食习惯
英国和美国的科研小组对侏罗纪草食性恐龙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3D高科技效果“复活”了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 科学家们以梁龙作为研究对象,梁龙是一种大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梁龙的体型巨大,一般的身高超过170英尺,重达12吨,梁龙是地球历史上身体最长的动物,仅脖颈的长度就达到20英尺。 长期以来,这种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的饮食习惯都是一个迷。
Nature communication:饮食补充甲硫氨酸可维持肝脏氧化还原平衡
近日,来自蒙大拿州立大学和瑞典的科学家发现当小鼠肝脏内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途径受到损伤时,会启动另一条备用抗氧化途径帮助维持肝脏氧化还原平衡。
首次报道重组腺病毒介导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抑制神经元凋亡
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是一种具有胆固醇合成作用和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多功能蛋白,其过表达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Aβ沉积引起的凋亡。
酶解小麦蛋白产物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光谱研究
摘要:水解植物蛋白是指用酶、酸或碱水解大豆、小麦、玉米等植物蛋白得到的混合产物。水解植物蛋白由于其价格低廉、质构功能性优良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主要将其作为原料制备美拉德反应型香精料或作为添加成分提升食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水解植物蛋白的这类应用是通过美拉德反应实现的。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酶解小麦蛋白产物与还原糖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
Ang Chem Int Ed:张长生等揭示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
近日,获悉,抗肿瘤天然产物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首次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张长生研究团队揭示,成果刊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4,53: 4840-4844,并获得了Faculty of 1000推荐。
CT扫描还原3000年前木乃伊制作过程
埃及古生物学家一直使用医学成像技术对木乃伊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些惊人的发现,医学成像技术一般用于对病人身体的检查,可以透过皮肤查看内部器官的病变等,这项技术给病人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让考古工作者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调查木乃伊就是其中一例,科学家使用CT扫描对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内的木乃伊进行了断层扫描成像,并一层层揭开木乃伊背后的神秘面纱。
Nature:叶酸能生成还原剂NADPH添加到收藏夹
NADPH是一种辅酶,参与细胞中的很多氧化还原过程,其中包括脂肪生成、氧化应激和肿瘤生长。从葡萄糖生成NADPH的最直接路径是经由氧化性的磷酸戊糖通道。
JBC: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节组蛋白乙酰化的机制
乙酰辅酶A(acetyl-CoA)是乙酰基的活化形式,参与各种乙酰化反应,也是糖类、脂肪、氨基酸氧化时的重要中间产物。组蛋白的乙酰化作用依赖于中间代谢来提供乙酰辅酶A。 然而,乙酰辅酶A也用于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第一个反应同时也是一个限速步骤,即通过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催化作用,乙酰辅酶A羧化形成丙二酰辅酶A。所以组蛋白的乙酰化及脂肪酸合成竞争利用了相同的乙酰辅酶A存储库。
“假单胞菌及生物还原和生物吸附的方法”获美国发明专利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大平研究员率领学科组在微生物还原和吸附研究领域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重金属离子因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治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电解、离子交换、物理吸附等。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吸附是近10多年来迅速发展的新一代重金属处理技术。
AMB:吴中柳等新型烯醇还原酶的酶学表征研究获进展
烯烃不对称还原是制备有机合成砌块和医药中间体——手性烷烃化合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该领域中,生物催化剂因其优秀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及广泛的底物谱而越来越受到化学家们的青睐。但目前烯醇还原酶的发掘和利用工作还远远不够。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酶,同时发展异源表达的重组烯醇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大力扩展烯烃不对称还原的工具酶库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