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娄继忠/许琛琦/陈伟合作揭示T细胞激活过程中TCR微簇的动态调控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TCR通过内置的基于CD3ε/Lck的一套自编程的聚集以及解聚的机制来调控T细胞激活,从相分离的角度阐释了TCR信号通路敏感性以及快速性的分子机制,并且进一步的丰富了TCR基于Csk的负调
Science:新研究在动物中发现介导水平基因转移的载体---病毒样转座子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基因可以从一种物种转移到另一种物种,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然而,这类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其机制仍然是未知的。如今,来自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Alejand
微创脑科学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盈喜预告:上半年收入2.9亿-3.1亿,同比增长41%至51%
7月16日,微创脑科学发布正面盈利预告,于2023年上半年预计录得:收入约为2.9亿元至3.1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1%至51%;
《Scientific reports》: 转移性胃癌预后的新标志物!
在对152名癌症患者的分析中,作者发现NLR和IPI与生存状态相关,如OS和PFS所测。IPI是一种可重复的、经济有效的癌症患者预后标志物。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PI评分可以作为预测转移性癌症患者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癌症转移到大脑中的新机制
来自Wistar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类名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的脑细胞在通过招募特定的免疫细胞亚群从而在促进癌症大脑转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全球首次多靶点、个性化、内源性T细胞疗法临床结果公布,针对晚期转移性癌症疗效显著
在接受治疗的14名患者中,一半的患者接受了针对多个肿瘤抗原的治疗,这种治疗对所有患者来说都是有效且耐受良好的。11例患者在至少持续2个月的观察中病情稳定。其中3名患者显示了至少7个月的长期疾病稳定。
多功能纳米材料吸附降解环境中抗菌药物及其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华中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准兽药创制与环境消减技术开发团队在多功能纳米材料吸附降解环境中抗菌药物及其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以成果以“
研究揭示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哺乳动物小鼠脑区特异性的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珠海市人民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PAI-1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转移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癌症进展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TME)内不同细胞类型之间不断演变的串扰的结果。区域淋巴管(LV)的重塑与包括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在内的实体肿瘤恶性进展增强和预后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