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吕志民/许大千/毛峥伟团队等揭示肿瘤脂质代谢关键机制,设计高效靶向递送肽类药物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通过设计靶向Insig1/2蛋白关键区域的短肽,成功阻断肿瘤细胞中SREBP的异常激活,并利用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系统实现高效靶向,显著抑制了肝癌生长,且与现有抗癌药物联用展现出协同增效潜力。
Free Radic Biol Med: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搭载LncRNA H19,调节Müller细胞,助力视网膜再生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调节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发生潜能,载有LncRNA H19的外泌体调节能力更强,为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Bioresour Bioprocess:茶叶里的纳米颗粒能调节脂质代谢,每天一杯茶开启健康新方式
研究发现从茶叶中提取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能被细胞高效摄取且低毒,可下调特定miRNA,上调其靶基因,改善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代谢紊乱和肝细胞损伤。
外泌体给脂质纳米颗粒“开挂”!ACS Nano:改造后的类外泌体囊泡,组织穿透能力飙升,成药物递送“急先锋”
本研究受外泌体启发,设计含胆固醇、水通道蛋白-1和阴离子脂质的脂质纳米颗粒。结果显示其在模型细胞外基质和生物组织中扩散性能优异,可有效穿透组织,为脂质纳米颗粒设计提供新策略。
科学家发现,Aβ会介导小胶质细胞中脂滴的积累,导致吞噬功能障碍,一种脂质催化酶是治疗关键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由Aβ介导促进小胶质细胞中脂滴形成,从而产生吞噬功能障碍的机制,确定了DGAT2是潜在的治疗靶点,可以减少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障碍,促进Aβ斑块清除或限制Aβ积累。
Stem Cell Res Ther: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能有效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研究发现,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体外可改善细胞活力、调节炎症,在体内能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症状、保护肠道干细胞,或可成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新选择。
科学家发现,高危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发卵巢癌发生,对检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首次明确指出基质微环境在HGSOC起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证实良性基质MSC可在癌前转变为促癌表型,并直接参与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对抗流感的”神药“靠谱吗?JAMA子刊:抗病毒药物「巴洛沙韦」更有希望缩短高危流感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山东大学领导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非严重流感的相对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巴洛沙韦(baloxavir)可能会降低高危患者的住院风险,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IJMS:综述文章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MSC-Exo如何重塑心肌损伤修复
本文综述揭示了MSC-Exo的独特特性,包括其能够抵达任何组织并运输特殊“货物”的能力,以及令人鼓舞的临床前结果。
Redox Biol: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凭借miR-1275调节SLC39A14,为老年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提供新解法
本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向老年肝细胞转移miR-1275,下调铁转运蛋白SLC39A14表达,抑制铁死亡,进而减轻老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改善老年肝移植预后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