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转录因子基因BP在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应用”获发明专利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拟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的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生长。拟南芥植株较小(一个8cm见方的培养钵可种植4-10株)、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
水生植物莲的基因组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全基因组复制(whole-genome duplication, WGD)亦称古多倍化,在被子植物辐射进化过程中频繁发生。在现存的被子植物中,绝大多数的物种在其进化历史中曾发生过至少一次全基因组三倍化或多次连续的基因组加倍,少数物种发生了单次全基因组加倍。植物基因组的加倍所获得的冗余复制基因为植物进化提供了遗传原料,在后续植物表型进化及其对(极端
真菌竟然还可以从植物传染给人类!
2020年5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当前的COVID-19大流行凸显了我们人类在抗击人畜共患疾病方面的准备是多么不足:这些疾病是源于野生动物并传染给人类的病原体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样对从植物传染给人类的耐药疾病毫无准备。当我们努力控制和治疗当前的流行病时,我们必须同时提前一步思考--我们如何在未来避免其他流行病,而不中断我们的粮食供应?在过去的十
研究创建植物D1蛋白全新合成途径
4月20日,国际植物生物学期刊Nature Plant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房庆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Nuclear-encoded synthesis of the D1 subunit of photosystem II increases photosynthetic effici
植物氮信号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农业生产中以氮肥为主的化肥投入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氮肥的超量施用导致植物氮肥利用效率低下,引起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在内的诸多环境问题。由于土壤中氮源的种类及含量高度可变,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响应外界氮素营养条件,且整合自身氮素需求的复杂且精细的信号调控网络。解析这一调控网络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
中国南方喀斯特起源古老、分布广泛。该地区气候温和、水分充足,广泛分布的峰林、峰丛、溶洞、天坑等复杂的地貌形态形成独特的岛屿化生境,被认为是生态与进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经过漫长的演化,华南喀斯特地区孕育了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喀斯特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对喀斯特植物的多样性起源和适应性进化的理解还非常缺乏。全基因组复制(
日本团队发现可有效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天然植物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据日本雅虎报道,由熊本大学药学部鬼木健太郎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表示摄取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植物灌状买麻藤(Melinjo)的营养成份可改善肥胖和糖尿病。
首个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治疗药物!诺华JAK抑制剂Jakavi III期临床成功!
REACH2研究是在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方面成功达到主要终点的第一个III期研究。ruxolitinib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FDA批准治疗类固醇难治性GvHD的药物。目前,ruxolitinib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燕麦会成为植物性牛奶之王吗?
2020年4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杏仁、大豆、椰子、脱脂还是全脂?商店提供令人眼花缭乱的牛奶,但一种新的选择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并迅速成为素食者的最爱--燕麦牛奶。五年前,燕麦牛奶市场几乎不存在,但据好食品研究所(Good Food Institute)的数据,在截至2019年4月的12个月里,这种非乳制品饮品的销售收入飙升了222%。最近几
研究揭示“卡里金”调控木本植物抗逆性作用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源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卡里金(Karrikins),能够显着提高木本植物乌桕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为开发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作物经常面临干旱、盐碱等非生物逆境的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