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ontro Relea:张晓玲等阐述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研究进展
非病毒载体各种细胞内吞途径示意图 近日,国际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张晓玲研究员的最新综述文章“Uptake mechanisms of non-viral gene delivery”,文章中,研究者阐述了在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的研究进展。
JCO:黄晓军等白血病研究领域获重大成果
近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课题组在恶性血液病诊疗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三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18.038),国际血液学顶级期刊《Blood》(影响因子9.06)、《Leukemia》(影响因子10.164)。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是一种起病凶险的恶性血液病,单纯依赖化疗患者复发率高,总体生存较差。
Nature:于晓方等阐述与HIV Vif互作的宿主细胞因子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cell differentiation factor CBF-β regulates HIV-1 Vif-mediated evasion of host restriction”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张文艳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计划特聘教授于晓方教授,文章第一完成单位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Small:曲晓刚等利用金纳米颗粒探测酶的活性
用肉眼就可以分辨一个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活性的酶吗?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曲晓刚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将金纳米颗粒同酶的基体结合,来测试酶的活性,该方法能够给出肉眼可以分辨的信号。 人端粒酶在超过85%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殊靶点,同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Acta Cryst Sec D:许叶春等BACE1关键区域flap区域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在线刊登了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Flexibility of the flap in the active site of BACE1 as revealed by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文章中...
王晓川博士辞去董事长 桑迪亚完成领导层新老交替
上海2012年2月1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今日宣布,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王晓川博士因为健康和年龄原因,日前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同时推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陈晨博士进入董事会并担任CEO。 公司于2月3日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了由严伟翠、陈晨、王晓川、章苏阳和奥祐介五位董事组成的新一届董事会,严伟翠女士被选举为董事长,陈晨博士接任公司CEO。
Blood:黄晓军等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获进展
近日,Blood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通过对800多名移植后急性白血病患者情况的分析,指出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风险分级干预,有助于减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标危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的情况。这将对于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Blood杂志上。
谢晓亮获美国生物物理协会Founders奖 为首位华人该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Mallinckrodt讲席教授谢晓亮,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56届美国生物物理年会上接受了该协会2012年Founders奖,并应邀做了题为“Life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 Imaging and Sequencing of Single Cells”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