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再获2100万美元投资助力抗体药物偶联疗法研发
最近,由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创立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Blend获得了一项总额为2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用于开发抗体药物偶联疗法治疗癌症的早期研究。
2015考研英语:精解真题中的阅读细节
ASH2014:武田抗体偶联药物Adcetris大幅改善复发性系统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生存率
Adcetris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靶向T细胞淋巴瘤CD30分子,关键II期研究中,Adcetris大幅改善了复发性系统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生存率,4年存活率高达64%。
2024年全球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市场将在2024年达到100亿美元,目前仅有2种ADC药物上市。ADC药物结合了高度靶向性单抗和强效的细胞毒制剂,在未来将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临床CRO联盟,解新药研发困局的新钥
A-PACT成立促行业合作创新 5月21日,亚太临床试验联盟(A-PACT)正式宣告成立,成员有来自本土的润东、台湾的弗吉尼亚、韩国的C&R及日本的ACM株式会社。生物谷随即采访了相关行业专家。 A-PACT也是继2008年中国CRO联合体(CROU)成立后的亚太区关于临床试验的跨国CRO首个联盟体。
EMA和FDA授予艾伯维抗体偶联药物ABT-414孤儿药地位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FDA均授予艾伯维抗体偶联药物(ADC)ABT-414孤儿药,该药是一种抗EGFR抗体偶联药物,正评估用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
PLoS One: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起源以及进化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对GPCR的同源脱敏起着重要作用。受体被GRKs磷酸化激活后,会促进其与抑制蛋白高亲和性结合,结果阻遏了与G蛋白的结合。直接结合活跃的GPCRs可以激活GRKs,所以GRKs往往选择性的只磷酸化激活形式的受体,而不顾这些受体内基质肽的可接近性或者他们含有丝氨酸苏氨酸序列。 现在知道哺乳动物的GRKs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但是早期的GRK进化机制却不明确。
Science:同期两篇文章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突破性进展
3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在线文章,介绍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课题组、北卡罗那大学(UNC -Chapel Hill)Bryan Roth课题组的联合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功解析了五羟色胺受体1B及2B的两个亚型晶体结构,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五羟色胺受体家族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困境。
酶解小麦蛋白产物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光谱研究
摘要:水解植物蛋白是指用酶、酸或碱水解大豆、小麦、玉米等植物蛋白得到的混合产物。水解植物蛋白由于其价格低廉、质构功能性优良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主要将其作为原料制备美拉德反应型香精料或作为添加成分提升食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水解植物蛋白的这类应用是通过美拉德反应实现的。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酶解小麦蛋白产物与还原糖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
CRT及ADCT合作开发抗体偶联药物(ADCs)
2012年7月6日,英国癌症研究技术公司(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CRT)与瑞士ADC制药公司(ADC Therapeutics Sarl,ADCT)签署协议,开发抗体偶联药物(ADCs)用于癌症治疗。 此次合作,将利用CRT公司的抗体、多肽及ADCT公司的"弹头(抗癌药物)"及链接子(lin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