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张岱/施一公/周瑞团队发现神经节苷脂GM1在调控阿尔茨海默病大脑淀粉样变性进程中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GM1在APP加工中的重要作用。GM1含量增加,能促进APP/PS1小鼠Aβ产生和斑块沉积,并加重认知障碍;GM1与PS1相互作用,改变γ分泌酶的构象并特异性促进其剪切APP-CTF
Science:揭示心脏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颈上神经节的轴突数量大幅减少
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有睡眠问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研究人员指出心脏病会影响松果腺体(pineal gland)中睡眠激素---褪黑素(melatonin)---的
PNAS:新方法成功地将视网膜中休眠的米勒胶质细胞直接转化为视网膜神经元,有望开发出恢复视力的再生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患有退行性视网膜疾病(degenerative retinal disease)的患者恢复视力带来了新希望。他们发现在视网膜中休眠的细胞---神经胶
小胶质细胞的坏死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成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Science子刊:在成年小鼠视网膜中将视网膜米勒胶质细胞重编程为类似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非神经元细胞经过诱导后可以模拟小鼠眼睛中的特定神经节细胞。该进展有望有朝一日能为科学家们创造出一条治疗包括青光眼、黄斑变性和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途径。
Redox Biology: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Cancer Res: 联合靶向SETDB1和CDK4/6是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Rb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蛋白。它结合E2F-DP蛋白复合体以抑制细胞周期进展。Rb磷酸化在调节Rb肿瘤抑制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国科学家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细胞机制
该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模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程,揭示该类疾病发病起源于视锥细胞损伤而非传统认为血管病变,并揭示了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Sci Adv:科学家发现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型分子驱动子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雌激素相关受体γ(ESRRG)的特殊分子或会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变得异常活跃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研究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细胞机制
该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模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程,揭示该类疾病发病起源于视锥细胞损伤而非传统认为血管病变,并揭示了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探索该疾病发病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