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类新型抑制剂可高效阻止神经变性,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位于神经连接(即突触)处的通常会激活一种保护性遗传程序的特殊受体当位于突触外时如何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这种在神经退行性过程方面的重要发现使得他们对治疗药物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在对小鼠模型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了一类新的保护神经细胞的高效抑制剂。正如Hilmar

2020-10-13

基于癸酸的膳食策略或有望治疗包括癌症、癫痫症和神经变性疾病在内的一系列人类疾病

2020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皇家霍洛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名为癸酸(decanoic acid)的特殊脂肪酸或许与生酮饮食的健康效应密切相关,其或有望作为一种关键组分来帮助机体细胞抵御癌症、癫痫症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者Robin SB Williams表示,癸酸能

2020-09-17

Nat Struct & Mol Biol:早发2型糖尿病竟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发生相关 罪魁祸首竟是特殊的淀粉样纤维!

2020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利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识别出了与早发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蛋白纤维的结构,糊精(Amylin)是一种能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的蛋白质,这种小型的肽类激素能聚集并堆积形成淀粉样纤维(

2020-09-18

Cell:新型探针能够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破坏过程  有望揭示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0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通用的探针,其或能帮助准确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程序性破坏,研究者表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在患有类似帕金森疾病的小鼠模型中,产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或许无法被摧毁。图片来源:K.R. P

2020-08-17

强生AAV-RPGR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可显著改善视力!

AAV-RPGR旨在将RPGR基因的功能拷贝递送至视网膜下空间,改善和维持视觉功能。

2020-07-19

Brain Pathol:科学家识别出一种用于诊断特殊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SAFB1

2020年7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rain Path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在多种人类神经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存在的新型病理学机制,包括亨廷顿氏症等。图片来源:neuroscientificallychallenged.com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2020-07-21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获进展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ietti crystalline dystrophy, BCD)是一类会对视力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单基因遗传病,以患者眼底的大量黄白色闪亮结晶沉积为代表性特征。它的另一个显着特征是,相对于其他人群,BCD在东亚人群中具有显着增高的发病率。据估计,中国人群中BCD的发病率约为1/24000,占全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1/6至1/10。大多数

2020-06-04

爱尔兰科学家发现引发视网膜变性的蛋白

 来自都柏林三一学院(TCD)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叫做SARM1的蛋白,这种蛋白可能在因神经细胞损伤而导致的视网膜变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Life Science Alliance》杂志上。感光细胞是在我们眼球后壁部发现的特殊神经元,它们将光转换成可以让我们看到的电信号,失去感光细胞将导致失去视力。感光细胞及滋养它们的细胞

2020-05-03

视网膜疾病新药!拜耳Eylea(阿柏西普)预充式注射器在欧洲获批上市,在中国已被纳入医保!

2020年0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批准了Eylea(艾力雅®,通用名:aflibercept,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新的预充式注射器,用于治疗5种成人视网膜疾病。此次批准适用于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英国、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目前,Eylea为小瓶装,医生在治疗时需要用注射器

2020-04-10

首次观察到神经变性疾病罪魁祸首tau蛋白在神经元细胞间来回穿梭的过程!

2020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抵御诸如额颞叶痴呆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斗争中,tau蛋白或许就是最大的罪魁祸首,tau蛋白在脑细胞中大量存在,其能维持神经元的结构和稳定性,并帮助将营养物质从细胞的一个部分运输到另一个部分。当tau蛋白发生错误折叠时所有都会发生改变,其会变得粘性且不溶,不断聚集并在神经元中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破坏神经元的功能并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