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涛团队开发线粒体靶向的压电纳米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这项研究结果为糖尿病相关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策略,并通过功能化纳米颗粒调节线粒体自噬,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治疗新靶点。
2024-12-28
Cell Res:曹雪涛/王品/于益芝团队发现炎症疾病治疗新靶点——GLO2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 GLO2 底物 SLG 介导的细胞质蛋白乳酸化修饰的全新机制,还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认识的代谢反馈回路。
2025-01-10
Cell系列综述:曹雪涛院士解读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调控因子——生物分子凝聚体
在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病原体利用生物分子凝聚体来支持其生命周期,重塑膜结合细胞器,调控宿主细胞死亡,并调节先天免疫。靶向病原体所利用的相分离凝聚体进行干扰,有望成为对抗感染的新途径。
2025-03-10
Nature子刊:施雪涛/王迎军团队开发3D打印阴茎海绵体,恢复勃起、交配和生殖能力
这项研究通过材料、结构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实现了阴茎生理机制的体外模拟及活体功能修复,强调了仿生阴茎海绵体在治疗阴茎损伤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为生物工程化器官移植迈出关键一步。
2025-03-06
Nature Aging:郭靖涛团队揭示男性睾丸衰老的关键时期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研究结果阐明了睾丸衰老过程中的分子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5-03-09
Cell:王二涛团队揭示植物区分共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植物 MpaLYR-MpaCERK1 复合物分辨共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制,也为农业病害防控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01-25
J Neuroinflamm:陆军军医大学李晋涛团队发表登革脑炎免疫损伤机制文章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CD8+T细胞在登革脑炎免疫病理损伤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了解DENV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的机制,为登革脑炎的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2025-03-10
Cell Rep:刘行/姚雪彪/王志凯合作揭示细胞更新转录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书签标识因子FOXA1在细胞有丝分裂期过程中DNA结合模式转变的磷酸化调控机制,以及FOXA1转录凝聚体的形成与功能发挥的分子基础。
2024-09-22
Sci Adv:徐进/余涛团队合作阐明斑马鱼胚胎小胶质细胞的来源
该研究通过更加可靠的遗传工具和实验方法,阐明了斑马鱼胚胎小胶质细胞全部来自于髓系造血并依赖髓系转录因子Pu.1,提示先前报道的不依赖于Pu.1且起源于淋巴管的小胶质细胞并不存在。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