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RIPK3激活诱导癌细胞TRIM28表达下调并增强抗肿瘤微环境
坏死是一种细胞死亡,可增加肿瘤免疫原性,对治疗免疫荒漠肿瘤有重要意义,因此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Nat Genet:大规模的顺式和反式eQTL分析或能识别出调节血液基因表达的数千个遗传位点和多基因分数
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3万多名个体的基因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能够控制疾病相关基因的数千个新型调节区域,这一资源目前可供全世界的研究人员使用;同时该研究也是向基因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迈进的重要一步,并且有可能能帮助发现一些特殊标记从而揭示哪些患者会因哪种疗法而获益更多。
MUCOSAL IMMUNOL:PRKAR2A缺失可通过增加IFN刺激的基因表达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保护小鼠免受实验性结肠炎的侵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C)。该研究证明了UC患者的结肠黏膜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PRKAR2A磷酸化(p-PRKAR2A)降低,并阐明了PRKAR2A缺失在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中的功能,表明PRKAR2A可能有助于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在IBD临床试验中的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自然》:靠谱
自古以来,长寿都是人类的最终追求之一。历史上,强大如秦始皇、汉武帝等著名的君王也寄希望于求仙问道,试图以此换取长生不老。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依旧有不少人寄希望于各种 “长寿秘方”,比如在各种长寿村里徘徊,希望能远离疾病,延长寿命。然而,无论是古代君王的求仙,炼丹,还是当今社会的各种 “长寿秘方”,并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很多长寿秘方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对人
Cancer Biol Med:揭示缺氧影响胰腺癌空间基因表达模式变化的分子机理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会进化出多种机制来支持其不受控制地生长,以固体组织肿瘤为例,肿瘤微环境对于决定癌细胞的命运至关重要,其是由肿瘤周围的细胞外组分和环境组分所组成;缺氧,或氧气供应水平减少,是多种实体瘤最常见的共同特征,其往往与癌症侵袭力增加、进展和药物耐受性密切相关,这或许使得癌症的治疗极具挑战性。胰腺导管腺癌(PDA
Analytical Chemistry:提出基于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样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样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纳升电喷雾直接进样的高分辨质谱(nanoESI DI-HRMS),分别结合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DIA)、拼接式质谱采集、毛细管微探针取样等技术,实现了大规模人群样本代谢组的高通量分析和20个哺乳动物细胞脂质组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突变负荷、PD-L1表达和免疫治疗结果的癌基因特异性差异
具有可靶向癌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中获益有限,这归因于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
ACS子刊:水杨酰苯胺减少SARS-CoV-2复制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受一组长期用于治疗绦虫的药物的启发,设计出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属于一类称为水杨酰苯胺(salicylanilide)的分子,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对COVID-19的双管齐下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ACS Infectious Di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新型表达增强杂交IgGA Fc PD-L1抑制剂的溶瘤腺病毒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群体
研究者证明了交叉同种型Fc区使ICI能够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中引发IgA和IgG同种型的效应机制,随后多种效应机制的激活进一步增强了肿瘤杀伤,并被证明优于PD-L1 IgG1抗体或Atezolizumab(目前已被FDA批准的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