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血浆p-tau217再“封神”!荟萃分析显示,血浆p-tau217是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表现的最佳血液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证实血浆p-tau217是目前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AD血检诊断生物标志物。
《JAMA·神经病学》:血浆p-tau217也有局限性!科学家发现,认知表型影响血浆p-tau217预测的准确性
该研究发现,不同认知表型与血浆p-tau 217预测准确性密切相关,其中,血浆p-tau 217用来预测cAD-MCI表型时,准确性更高。
AD:血浆p-tau217用处可真大啊!科学家发现,血浆p-tau217能够提前10年“预言”认知障碍
基于215人的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分析,发现血浆p-tau217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标志物,在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体中识别未来10年内可能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
Int J Nanomedicine:8种血浆小细胞外囊泡microRNA构建模型,无创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本研究通过小RNA测序发现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中14种差异表达微小核糖核酸,筛选8种构建肺癌诊断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达0.956,验证集达0.985,证实其可作为早期肺癌无创生物标志物。
Epilepsia研究:血浆外泌体中3种microRNA可作标志物,却无法指示癫痫相关呼吸功能障碍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明确了血浆外泌体中3种miRNA对局灶性癫痫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非侵入性的癫痫生物标志物新选择,也为后续研究划定了方向。
Nat Cancer:基于血浆的ctDNA全外显子分析,让微小残留病无处遁形并揭秘复发原因
本研究对局部结肠癌患者ct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等分析,发现血浆WES-TA检测MRD灵敏度更高,免疫逃逸是疾病进展主因,靶向治疗潜力大,有望变革结肠癌治疗策略。
Int J Mol Sci研究指出,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5种miRNAs或能精准“揪出”肝癌!
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miR-183-5p、miR-19a-3p、miR-148b-3p、miR-34a-5p和miR-215-5p在肝癌患者中显著上调,单个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肝癌诊断的
《自然》子刊:深圳湾实验室/复旦团队发现,血浆p-tau217在中国人群中也具有较高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能力!
这项研究在3个独立队列中对多个血浆tau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了评估,证实了p-tau217是最先随AD病理发生变化、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与此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
科学家发现,妊娠24周血浆炎症蛋白与后代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增加49%、自闭症风险增加176%有关
母亲妊娠期的炎症蛋白质组水平较高与后代10岁内的NDD风险升高49%有关,其中自闭症和以注意力缺陷为主的ADHD风险分别升高176%和57%。
仅需50 μL血浆、35分钟出结果,还能精准检测外泌体多个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成果为乳腺癌液体活检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Exo-MIC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样本需求量少,在癌症早期诊断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