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伴侣蛋白ClpB清理有毒蛋白聚集机制

2020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如何解开聚集在一起的蛋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国家原子分子研究所(AMOLF)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如今发现伴侣蛋白ClpB可强行拉开蛋白链中暴露的环状结构(loop),随后将它们从蛋白聚集物中拉取出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ocessiv

2020-02-04

科学家解析了γ-管蛋白环形复合物的结构

 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γ-Tubulin Ring Complex”的文章,解析了人类γ-管蛋白环复合物的不对称分子结构。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物(γ-tubulin ring complex,γ-TuRC)是中

2020-01-02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核心复合物LDB1/SSBP2的分子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LDB1 in complex with SSBP2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nn Dean课题组合作完成。增强子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与否的开关,它们往往远离其控制的基因,坐落于编码

2020-01-09

Cell:新研究揭示蛋白BFD1是弓形虫分化的主调节

2020年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生活周期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包括爬虫类、鱼类、昆虫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和人,终宿主则有猫和猫科动物。弓形虫的生活史分为5个阶段:速殖子期(滋养体):在有核细胞内迅速分裂占据整个宿主的细胞浆,称为假包囊:缓殖子期:在虫体分泌的囊壁内

2020-01-29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核心复合物LDB1/SSBP2的分子机制

 12月3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LDB1 in complex with SSBP2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nn Dean课题组合作完成。增强子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与否的开关,它们往往远离其控制的基因,坐

2020-01-06

Sci Trans Med:多聚蛋白质帮助修复受损神经元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神经导管(一种聚合物管),其中装有促进生长的蛋白质,可以使受损神经从新生长,而无需移植干细胞或供体神经。

2020-01-24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复合物的作用机理

2019年1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捕捉到一种可以对现有的基于CRISPR的工具进行改进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首批结构图片。他们在霍乱弧菌中发现一种独特的“跳跃基因”并且这种跳跃基因可以在基因组中插入较大的基因负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断裂,基于此,他们开发出

2019-12-24

非视觉阻遏蛋白与GPCR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解析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丛尧课题组合作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解析了非视觉阻遏蛋白(Arrestin2)与神经降压素受体(NTSR1)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非视觉阻遏蛋白偶联多种不同特征GPCR进行信号整合的作用机

2019-12-08

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

2019-12-08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手从结构上揭示RSC复合物作用机制,有助产生针对癌症的新见解

2019年11月5日讯/生物谷BIOON/---控制染色体结构的细胞机器,比如RSC复合物,在大约五分之一的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RSC复合物的高分辨率视觉图,阐明了这种多蛋白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健康细胞和癌细胞中的作用。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陈柱成(Zhucheng Chen)博士、北京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