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糖代谢产生的乳酸如何将大麻素和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
2020年7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经常接触大麻可能对社交产生有害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它可能会导致戒断和减少社交互动。然而,到目前为止,参与这种关系的大脑网络和机制还不清楚。人们普遍认为,高级大脑功能以及最终的行为都是由连接神经元的突触上的动态通信控制的。几十年的精神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观点,因为大多数精神活性药物似乎是通过
PNAS:识别特定类型短糖链的CAR-T细胞有望治疗一系列实体瘤
2020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称为CAR-T细胞疗法的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癌患者。它通过添加一种能识别癌细胞表面独特特征的抗体片段来对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芝加哥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极大地拓宽了这种方法的潜在靶标:他们的经过基因改造的T
权威盖章科学监测血糖 打好防“疫”抗“糖”持久战
目前,中国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自我防护,加强健康管理也应逐渐成为常态化。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流行慢性病的特殊人群来说,提升免疫力,科学有效管理疾病,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保障生活质量。最近,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指出显示,糖尿病和新冠肺炎之间存在双向关系[1]。一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新型冠状肺炎患
一种糖竟然可以杀死癌细胞!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和体内的任何细胞一样,癌细胞需要糖--即葡萄糖--来为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提供燃料。特别是癌细胞代谢葡萄糖的速度比正常细胞要高得多。然而,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常见癌细胞的弱点:糖缺乏灵活性。也就是说,当癌细胞接触到一种不同类型的糖-半乳糖时,细胞无法适应,将会死亡。该发现由化学
通过活细胞表面糖链编辑技术实现药物受体糖基化功能研究
6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Selective N-glycan editing on living cell surfaces to probe glycoconjugate function 的文章,报道了一种选择性编辑活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的策略与方法,
促进粪便排糖,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启发
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应用了60多年,这款药物降低血糖乃至在其他疾病领域的潜在机制和作用,近年来频频“老树开新花”。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期刊《糖尿病诊疗》(Diabetes Ca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神户大学(Kobe University)团队又新发现了二甲双胍的一种潜在降糖机制:促进葡萄糖通过粪便排泄。根据目前的了解,二
Nat Commun:大脑中独特的葡萄糖感知神经元可预防大脑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危及生命,对于依靠胰岛素治疗来防止血糖过高的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如此。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则需要更好地了解保持血糖平衡的基本机制。
华领医药全球首创双效葡萄糖激酶调节剂dorzagliatin与恩格列净组合研究成功!
2020年0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华领医药(Hua Medicine)近日公布全球首创双重机制葡萄糖激酶激活剂dorzagliatin (HMS5552)临床研究HMM0112的阳性结果。HMM0112是一项在美国进行的I期试验,在单独或联合使用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或SGLT-2抑制剂治疗但血糖控制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主要目的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从葡萄糖代谢角度揭示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机制
2020年4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武汉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表明葡萄糖代谢是导致通常致命的炎症反应---称为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产生的驱动力。该结果确定了未来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可能部分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潜在新靶标——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
过去几年中,有关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焦点一直停留在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上,研究学者认为,这些蛋白在大脑中成团聚集是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其他明显症状的原因。日前,重磅科研杂志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刊登了一项大型阿尔茨海默症相关蛋白研究的结果,为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该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蛋白组学进行了大规模分析,揭示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