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hem Biol:新型卤化酶可加速新型药物分子的开发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难题的新型酶类。

2014-09-17

Cell:人体微生物组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药物分子库”

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中的细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分子,比如药物分子等,这些细菌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许多人类疾病的靶向疗法。

2014-09-15

ME:“分子特洛伊木马”可帮助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脑部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非常紧密,这是制药产业在研发神经系统疾病新药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之一。血脑屏障在阻止对具有潜在危害的有毒物质进入脑内的同时也将小分子或大分子药物拒之脑外。

2012-12-19

PNAS:开发出通过皮肤进行药物分子穿透的新型药物贴片

2012年1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研究者指出,某些自然产生的大分子能够根据高于自身尺寸的大小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皮肤进行渗透。

2013-04-27

:上海药物所小分子调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杨财广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基于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饰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结构开展小分子调控研究,首次获得了对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细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论文于2012年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2012-11-18

Nature:新技术揭示机体与药物疗法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2013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蒙纳士学院制药科学的研究者将药理学、药物化学及前沿的计算机模型结合起来,揭示了机体和新型药物疗法相互作用的方式,这将为研究者开发新型的副作用较小的靶向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希望。

2013-10-15

:新碳纳米管开发技术有望安全地递送药物到癌细胞

碳纳米管应该能够被人们用来安全地渗入人类细胞并递送抗癌药物或者用于基因治疗的事先经过修饰的DNA分子。尽管在这种概念能够转化为医学临床试验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英国巴斯大学Sofia Pascu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这些纳米管能够作为一种“运输载体”进入一些有用的治疗性分子不能穿越的细胞外膜。纳米管只有十亿分之一米长,在自然中能够以诸如蜡烛烟灰(candle soot)颗粒之类的形式存在。

2012-11-18

Eur J Pharm Bio:蒋兴国等小分子凝集素作为药物靶向输送载体研究获进展

凝集素长期以来在药剂学研究上作为重要的靶向输送载体,但绝大部分凝集素分子量较大、可能存在毒性、免疫原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小分子凝集素是优良的药物靶向候选载体分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从两栖动物皮肤中识别了一目前分子量最小的凝集素(1700 Da,PLoS one,2008)。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