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祥/王林辉团队发现SETD2失活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机制
该论文不仅揭示了肿瘤中SETD2-NR2F1-STAT1信号轴调控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疗效,也为SETD2失活的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黑色素瘤、肾癌和胃肠间质瘤等)提供了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治疗策略。
研究发现MCT1乳酸转运-丙酮酸代谢-H3K27乙酰化-AID高效转录这一全新信号轴在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和红斑狼疮疾病中的作用
论文揭示MCT1缺失引起B细胞发生代谢重塑,消耗丙酮酸进行氧化磷酸化代谢,导致组蛋白H3K27乙酰化修饰降低,进而抑制AID蛋白的表达,最终造成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受损,类别转换的IgG型抗体产生受限。
Nature子刊:乔燕/林艺扬团队在构建人工细胞有序网络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乔燕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林艺扬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Stephen Mann 教授,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hemistry 上发表了题为:Superstructural
Cell子刊:沈少明/陈国强/苏冰合作揭示mTORC1感应氨基酸的普适性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少明研究员、陈国强院士和苏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发表了题为:The tRNA-GCN2-FBXO22 axis-mediated m
抑制脂肪酸氧化可实现成年哺乳动物心脏再生
人的心脏在出生后几乎完全丧失再生能力。因此,心肌受损---例如心脏病发作---通常会导致成年人永久性丧失功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心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如今首次在小鼠身上证实心肌细胞
可基因编码有机酸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方面获进展
生物传感器是在各种应用中快速检测、实时成像和精确定量目标分子的重要工具。传统的基因编码生物传感器的底物结合域通常局限于非催化蛋白质如转录因子、周质结合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等,而在底物/效应物结合时经历
首个戈舍瑞林微球制剂药物将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治疗选择
基于来自临床III期研究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治疗前列腺癌的适应证,于2023年6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以“2.2类改良
2023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研发日成功举办 构建创研无界的创新生态,引领“零时差”惠及患者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通过“驷马高车”整体创新布局,践行总部携手“合作伙伴”实现外部创新的研发策略,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本土创新力量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