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细菌劫持脑膜中的神经元导致脑膜炎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详细说明了使细菌突破大脑中称为脑膜的保护层,并导致大脑感染的逐步级联过程。细菌利用脑膜中的神经细胞来抑制免疫反应,使感染扩散到大脑中。
印太江豚种内高度分化研究获进展
江豚为鼠海豚科下的一个属即“江豚属”,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沿海以及中国长江中下游淡水流域。目前,研究认为江豚包含两个种,即窄脊江豚(包括长江江豚亚种和东亚江豚亚种)和印
乔治·丘奇团队创造出不会被任何病毒感染的细菌,让合成生物学和转基因更安全
剑桥大学团队所使用的的方法是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重组,使其从61组密码子中编码维持生命所需的全部蛋白质,而不是自然状态下的64组密码子。
Nature:华裔学者陈志坚教授揭示细菌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教授陈志坚博士团队报告了细菌用来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有效性的一种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达芬奇终结者」遭纳斯达克退市,5年内股价暴跌近98%,至今未寻到买家
加拿大手术机器人明星企业 Titan Medical Inc.(以下简称为“Titan”)宣布已收到纳斯达克听证会小组的决定,
华东理工大学用纳米抗体靶向降解技术探索细胞内蛋白亚细胞功能
蛋白质降解是生物体调节细胞中蛋白质的量和活性的一种重要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分化和死亡等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
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后,一种毛螺菌科细菌可通过产生长链脂肪酸诱导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本研究证实了毛螺菌科中的一种共生菌FI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及小鼠肠道中丰度显著升高。而FI通过在HFD诱导下合成长链脂肪酸如反油酸甲酯等,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形成慢性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Nature重磅:肠道细菌通过代谢物增强癌症化疗效果,为癌症的饮食干预奠定基础
该研究发现,两种肠道细菌(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吲哚-3-乙酸(3-IAA)在对化疗有反应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水平更好
PNAS:揭示杀虫真菌调控附着胞膨压产生机制
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是自然界昆虫种群消长的重要调节因子,已被开发为环境友好的微生物杀虫剂,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和卫生害虫。
临床研究证实,每日摄入少量高糖高脂食物就足以改变大脑内奖赏回路,让人越吃越爱吃
这项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团队协作开展的临床研究还发现,高脂高糖饮食导致受试者饮食倾向的显著改变时,并未导致体重变化和代谢异常,而是直接改写了大脑对食物的神经适应性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