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环境过敏原或会通过诱导特殊信号的激活从而引发2型免疫力和炎症发生!
2021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包括真菌、昆虫和螨虫在内的环境过敏原或会诱发机体2型免疫力,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发生背后的先天性感知机制以及初始信号事件。当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诱发机体炎性反应的内置快速反应系统就会帮助更多人群更好地管理其过敏症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Environment
Cancer Re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分析免疫疗法如何改变癌症患者机体的肿瘤?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一种非侵入性的光学探针来理解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所发生的复杂变化,化疗是一种能利用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症的疗法,这种方法能将对肿瘤的生化组分的详细图谱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
Immunity:淋巴结中的常驻记忆T细胞或能介导机体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免疫力
来自达特茅斯盖瑟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淋巴结中转移性癌症的免疫力。尽管T细胞能自由地从淋巴结进入血液并回到淋巴结中,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抗肿瘤T细胞,其并不会循环,而是会停留在淋巴结中,并在那里为抵御黑色素瘤提供保护。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些T细胞都会改变其程序并留在淋巴结中,从而在那里持续数月杀死癌细胞且从不会进入到机体循环系统中。
焦亡在炎症和抗肿瘤免疫中的分子机制和作用
通常情况下,caspase-1通过炎症小体信号切割gasdermin D (GSDMD)引发免疫细胞焦亡 (ICP),作为宿主对病原体感染的防御。
小野制药新型免疫肿瘤学疗法ONO-4685在美国进入1期临床:治疗T细胞淋巴瘤!
ONO-4685是一种在研的抗PD-1/CD3双特异性抗体,它与人类PD-1和CD3特异性结合,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Science子刊:活化巨噬细胞-肿瘤嵌合外泌体使得针对实体瘤的人性化抗癌免疫疗法有望成为可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活化巨噬细胞-肿瘤嵌合外泌体(activated macrophage–tumor chimeric exosome, aMT-exos),它能共同激活免疫反应和肿瘤微环境以支持癌症免疫疗法。
Nature重磅:肿瘤代谢废物竟是“宝”!经细菌“改造”后,可帮助免疫治疗效果提升30%
自《Science》杂志将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开始,这一疗法就成为诸多肿瘤患者的新希望。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疗法进入黄金期,众多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布局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获批上市,使得多种免疫疗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T淋巴细胞(T-lymphocyte)作
CD112R/CD112轴:肿瘤免疫治疗的突破
最近发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具有原发或适应性耐药的患者可能无法从肿瘤学免疫治疗的整体治疗潜力中受益。
褪黑素增强射频诱导的NK抗肿瘤免疫,引起肿瘤代谢重编程,抑制多发性肺肿瘤的发展
手术是早期肺癌多发肺结节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在非治疗区常伴有其他结节的严重恶性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局部射频消融 (RFA) 和褪黑激素 (MLT) 的联合治疗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肺功能损伤和降低恶性转化或肿大
Molecular Cancer: m6A调节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分子特征、免疫肿瘤学特征和临床相关性
肺癌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小细胞肺癌(SCLC)是最致命的肺癌,约占肺癌总病例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