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CSD团队发现,长期饮酒会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导致细菌进入肝脏,引发肝炎和脂肪

长期饮酒会显著减少小肠中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4(mAChR4)的表达,导致肠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道(GAP)形成减少,肠道屏障和免疫调控功能受损,细菌更多地穿过屏障进入肝脏,引发肝炎和脂肪肝。

2025-08-22

银杏种子中的“守护者”!Carbohydr Polym:银杏种子多糖GBSP-2或成非酒精性脂肪治疗新希望

本研究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出 GBSP - 2,其能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 DHPPA,激活 AMPK/ACC 通路抑制脂质合成,从而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

2024-12-19

生命起源的“惊人发现”Cell:新研究发现阿斯加德古菌除了具有肌动蛋白丝,还具有微管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Pilhofer团队发现了阿斯加德古菌具有微管,并描述了它们的结构。这些实验表明,阿斯加德古菌的微管蛋白形成非常相似的微管,尽管比它们的真核生物亲属中的微管小。

2025-04-04

《自然·通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肿瘤转移灶的“守护神”!

接受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WNT11水平与疗效显著相关,未来或可通过无创检测WNT11提早预测疗效、指导治疗。

2025-02-21

Int J Mol Sci研究指出,血浆细胞囊泡中的5种miRNAs或能精准“揪出”肝癌!

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miR-183-5p、miR-19a-3p、miR-148b-3p、miR-34a-5p和miR-215-5p在肝癌患者中显著上调,单个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肝癌诊断的

2025-04-14

Biomolecules研究发现脂肪干细胞泌体助力前交叉韧带修复,强韧关节有新招

本研究发现,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调节炎症过程,增加Ⅰ型胶原蛋白纤维数量,提高兔前交叉韧带一期修复后的韧带-骨整合效果,改善修复预后。

2025-04-01

蓝莓助力,干细胞囊泡变身“神经守护者”!Int J Mol Sci:蓝莓处理的干细胞衍生细胞囊泡或可治疗缺血性中风

蓝莓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细胞外囊泡(B-EVs)在体内外缺血模型中具有增加细胞活力、减少梗死体积、改善运动行为、减少凋亡细胞、调节凋亡通路和增加神经元细胞等多种积极作用。

2024-12-24

科学家首次证实,成熟NK细胞会将杀伤性T细胞拦在肿瘤,促进免疫治疗耐药

比利时VIB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证实了NK细胞在免疫治疗耐药性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并初步揭示了背后的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找到了针对这一耐药机制的潜在治疗方案。

2025-06-20

Cell Mol Biol Lett:M2巨噬细胞囊泡携miR221-5p,为腹主动脉瘤筑起防护屏障

这项研究揭示了M2-EVs中的miR221-5p通过PARP-1/PP-1α/JNK/c-Jun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保护作用。

2025-08-18

中科院/齐鲁医院团队发现,乳腺癌分泌蛋白诱导NET形成,迎接癌症转移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梁雅君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其峰联合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乳腺癌肝转移的新机制,为乳腺癌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