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A(lncRNA F6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2基因,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通过实验动物小鼠肝癌模型的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及
Lynparza(利普卓)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cediranib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III期临床失败!
2020年03月13日/生物谷BIOON/---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合作伙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联合宣布了Lynparza(中文品牌名:利普卓,通用名:olaparib,奥拉帕利片剂)治疗复发性铂敏感卵巢癌III期GYOO4试验的高水平结果。这项研究主要考察了在Lynparza中添加cediranib相对于铂类化疗对铂敏
高精度全脑血管图谱揭示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脑内血管损伤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缺乏能够有效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及干预手段,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AD的发病机制一直存在胆碱能缺损、β-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多种假说,然而针对这些假说研发的单一作用机制的药物尚未取得理想的临床
miRagen临床一期结果显示旗下产品可能对新血管生成有积极效果
miRagen是一家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生物医药企业, 主要研究方向是RNA靶点疗法。今天该公司公布了旗下产品microRNA-92抑制剂MRG-110的临床一期数据,该产品的主要目标疗效是增加血管生成,增加了新血管生成的灌注和组织学标记,以及降低了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这已被证明与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有关。 MRG-110的两个临床一期研究正在进行,主要目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现状与未来
2019年7月26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及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撰写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共识》”)在沪正式发布。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韩宝惠教授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的李凯教授在发布会后接受了媒体采访,就共识撰写的初衷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共识》撰写初衷、背景及对临床实践
eLife:前列腺癌标志物PSA会激活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促进癌症转移
2019年5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前列腺癌标志物,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管生成生长因子的催化剂之一,而这些因子有助于癌症的扩散。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Docent Michael Jeltsch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合作伙伴一起,发现了激活血管内皮和淋巴管生成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的新
首个抗血管生成单抗专利到期 国内生物类似药上市在即!
作为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策略,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将肿瘤血管微环境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可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纠正肿瘤血管异常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抗癌药物的通透率,提高抗癌效果。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分子单抗,如贝伐珠单抗;一类是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呋喹替尼等。安维汀虽吸金5000亿,高价仍限制可及率贝伐
艾尔建公布抗血管生成药Abicipar安全数据 近期申请上市
艾尔建和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Molecular Partners合作开发出了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DARPin?(abicipar),4月2日,两家公司公布了该药物MAPLE研究的安全性结果,Abicipar治疗患者的眼内炎症(IOI)发生率为8.9%,低于之前3期研究中所观察到的发生率。从严重程度上来讲,大多数IOI事件被评定为轻度至中度。严重IOI的发生率为1.6%,其中一例报告为虹
CST肿瘤微环境主题系列讲座第一讲:缺氧代谢与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厄洛替尼一线治疗NSCLC 礼来公布积极结果
3月12日,礼来制药宣布,其药物CYRAMZA?(ramucirumab)的临床3期研究RELAY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这项临床3期全球、随机、双盲试验正在评估CYRAMZA联合厄洛替尼作为EGFR基因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统计学上看,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后没有出现癌症生长或扩散的时间有了显着的延长。RELAY研究的安全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