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基因编辑大牛张锋通过改造发光杆菌的eCIS系统,开发出将蛋白安全高效递送到人类细胞和活体动物中的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天然的细菌系统开发了一种新的在人类细胞和动物中发挥作用的蛋白递送方法。这种方法经编程后可将多种蛋白---包括用于基因编辑的蛋白--
“无肉不欢”是真的!近1.5万人研究表明:不吃肉,抑郁发作风险增加165%!
近日,话题#妈妈给女儿停掉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抑郁症相关话题阅读更是高达13亿。
AD:睡眠不足影响大脑“排毒”再添力证!科学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有毒蛋白增加,血液有毒蛋白减少
本研究表明一夜睡眠不足能够通过破坏大脑清除机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Aβ、tau和p-tau的清除,导致CSF中Aβ、tau和p-tau的浓度在一夜之间升高,而在血浆中降低。
一半中国人都有的幽门螺杆菌竟可能促进阿尔茨海默病!
总的来说,本研究首次揭示了HP感染导致AD风险增加的潜在机制,发现源自HP的OMV可到达大脑并被星形胶质细胞所摄取,进而通过C3-C3aR信号通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激活以及小胶质细胞清除Aβ功能的
Science:新研究揭示植物乳杆菌的细胞壁可促进慢性营养不良小鼠的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和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种新的饮食引起的常规动物发育不良的临床前模型中研究了菌株LpWJL对小鼠出生后生长的影响。
JECCR:中山大学团队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阐明了ac4C及其乙酰转移酶NAT10在胃癌中的作用,揭示了一种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癌发生的新机制,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Redox Biology: 大肠杆菌K1的LPP抑制宿主ROS的产生以抵消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消除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尽管抗生素的引入和重症监护的进展,新生儿大肠杆菌脑膜炎仍然是死亡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对大肠杆菌脑膜炎发病机制的不完全了解。
比XBB毒株传播更快的XBB1.5来了,它会是一个新挑战吗?
作为传播力强的新冠毒株XBB,其一出现就被广泛关注。截止目前,我国已发现的XBB及其亚分支有近200例。然而,最近美国又出现了更快的毒株XBB1.5。
研究人员提出幽门螺旋杆菌的高敏高精检测方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志远团队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结合最新的CRISPR/Cas12a技术,提出针对高致病性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高敏感度检测方法。
新毒株XBB具有目前已知最强逃逸能力,二次感染风险或升高
目前XBB和XBB.1.5已传入我国,但尚未形成优势传播。近期国内的感染主要是由于BF.7(北方为主)和BA.5.2(南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