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血液肿瘤耐药突变 第二代BTK抑制剂初显成效
近日,ArQule公司在第24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公布了其在研产品、可逆性BTK抑制剂ARQ 531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初步结果。ArQule公司致力于研发癌症和罕见病靶向疗法,ARQ 531是其研发管线中的主要候选药物之一。这是一款可逆性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口服抑制剂,对野生型和C481S突变型
PNAS: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方法
2019年5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在《PNA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小鼠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小鼠免疫系统的抵御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众所周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通常会引起皮肤感染,同时也可以在全身蔓延,引起侵袭性感染,如败血症,甚至死亡。这些CA-MRSA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抗性越来越强,使得它们特别难以治疗。在健康人群中,
超级耐药菌接踵而至!科学家们如何正面硬刚?
2019年6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关于“超级细菌”的新闻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耐药细菌和超级细菌的担心和恐慌也与日俱增。诚然,耐药基因的出现成为了压垮抗生素的最后一根的稻草,而超级细菌的出现则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红果果的威胁。那么在这些威胁面前,科学家们如何应用最新知识和技术来创造对抗这些细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关于对抗耐药细菌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PLoS Pathog:蛋白酶体抑制剂有望治疗耐药疟疾
2019年6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在治疗耐多药的疟疾方面具有潜力,该研究由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疗中心的David Fidock、Caroline Ng、Barbara Stokes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Matthew Bogyo 以及他们的同事一起合作完成。图片来源:PLOS Pathogens由
对抗高度耐药型结核病!TB联盟口服新药pretomanid获美国FDA专家委员会推荐批准
2019年0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非盈利药物开发商TB Alliance(结核病联盟)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抗菌药物咨询委员会已投票表决(14票赞成,4票反对,0票弃权),认为有大量证据表明,pretomanid作为与贝达喹啉(bedaquiline)和利奈唑胺(linezolid)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用于治疗广泛耐药(XDR)或药物不耐受或无反应性多药耐药(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成果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晓华团队在微生物群体行为调控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揭示了信号分子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动态调控,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Indole reverses intrinsic antibiotic resistance by activating a novel dual-function importer”(吲哚通过激活一种新型的双功能泵逆
揭示细菌在接触抗生素时产生抗药性新机制
2019年5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大肠杆菌能够合成抗药性蛋白,即便在旨在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生素存在下,也是如此。这是法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道的研究结果。他们还发现了这种细菌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一种保存完好的膜泵将抗生素从细胞中转运出去---只要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让细胞有时间接受来自相邻细胞的编码抗药性蛋白的DNA。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5月24日的Science期刊上,
Cancer Res:鉴别出黑色素瘤对BRAF抑制剂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皮肤癌,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的新型靶向性疗法改善了很多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但很不幸的是,由于黑色素瘤的耐药性和肿瘤复发,很多患者的积极性预后往往并不会持续太久;近日,一项刊登在Cancer Research 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非特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黑色素瘤对一种常用于靶向作用BRAF蛋白及其信号通路的常见药
粪便移植可能是对抗耐药细菌的最好办法
2019年5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的一篇文章,对于那些无法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靶向抗生素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来说,将感染C. diff的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他们的结肠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C. diff是美国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它每年影响近50万患者,并成为其中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c-KIT激酶耐药突变选择性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静课题组和刘青松课题组研发出新型c-KIT激酶耐药突变(c-KIT T670I)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CHMFL-KIT-033。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胃肠间质瘤(GISTs)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胃肠道癌症,c-KIT激酶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在胃肠间质瘤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