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新靶点
中山医学院曹应姣副教授团队与合作团队,通过研究首次揭示法尼醇受体(FXR)在Tfh细胞中的关键作用及其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影响免疫应答的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非激素、低毒性的SLE全新治疗策略。
国产CAR-NK细胞疗法登上《柳叶刀》:安全有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项研究表明,同种异体 CAR-NK 细胞疗法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有效选择,并表明了这种疗法可能解决当前自体 CAR-T 细胞疗法存在的局限性,包括生产规模和时间、可及性、安全性以及成本等。
院士候选人使用通用型ST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研究率先将新型通用型 T 细胞疗法——STAR-T 细胞(YTS109)应用于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治疗。
分子胶新药KPG-818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IIb期临床获CDE批准
近日,康朴生物医药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批准KPG-818胶囊开展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重度皮损的IIb期临床试验。
登上NEJM:中国学者开发in vivo C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论文展示了对 5 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实现了 B 细胞的清除,疾病活动度降低,且未出现严重毒性作用。
Cell子刊:盛斌/戴荣平团队开发新型AI模型DeepSLE,从视网膜图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研究开发了一款通过视网膜图像中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深度学习系统——DeepSLE。
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南方医科大学李洋/李鑫/曾琴团队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表明,TLR7-FTO-ATP6V1G1 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代谢性地塑造了滤泡外的年龄相关 B 细胞(ABC),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新机制,并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Science重磅:只需“一滴血”,AI工具一次性诊断糖尿病/艾滋病/红斑狼疮/新冠等多种复杂疾病
这项发表于 Science 的研究开发了一款 AI 诊断工具——Mal-ID,该 AI 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免疫受体测序数据以区分一系列疾病状态,包括 COVID-19、糖尿病、艾滋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Science重磅:只需“一滴血”,AI工具一次性诊断糖尿病/艾滋病/红斑狼疮/新冠等多种复杂疾病
这项发表于 Science 的研究开发了一款 AI 诊断工具——Mal-ID,该 AI 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免疫受体测序数据以区分一系列疾病状态,包括 COVID-19、糖尿病、艾滋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礼来终止BTLA单抗一项系统性红斑狼疮II期研究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启动时间为2022年3月,完成时间为2023年12月底,实际入组了85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