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乙醇工厂重开 因玉米收成创纪录激励生产利润

据芝加哥11月4日消息,关闭长达五年的美国乙醇工厂将重新恢复运转,因美国玉米收成创纪录高位拉低价格,并令生物燃料制造商的利润改善。 农产品巨头嘉吉公司周一称,重启旗下位于爱荷华州道奇堡的工厂,该工厂是嘉吉2011年从玉米加工商Tate&Lyle手中收购而来的。

2013-11-06

Water Int:中国水资源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近日,国际期刊Water International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Less water, more grain in dry Hebei Province, China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可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Lester Brown为首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2012-11-18

阿旗生物乙醇燃料项目试产成功

11月30日,阿鲁科尔沁旗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及生物基产品项目试生产成功,各项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阿鲁科尔沁旗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及生物基产品项目是由内蒙古金地生物质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山西煤化所等单位合作,进行“纤维类植物生产高值化燃料乙醇及生物基产品”项目的实验和产业化生产。

2011-12-05

美国乙醇产量锐减

据1月30日消息,美国乙醇产量降至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需求低迷及成本高企促使多家加工厂关停。 “汽油需求下降,这是主要因素,”R.J. O"Brien & Associates乙醇交易商Julie Ward表示。 分析师称,来自南美的进口乙醇的竞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加工利润近期显示上升迹象,接近收支平衡水平。但许多生产商已经严重亏损。

2013-02-08

纤维素燃料乙醇“酶”好时代

秸秆、甘草、树叶,这些在很多人眼中称之为‘废料’的东西,其实都是宝贝。他们甚至可以成为车用燃料。而酶就像是打开生物世界的钥匙,它是一种蛋白质,通过它的催化作用,能够将植物废料中的植物纤维转化为糖,然后再经发酵制成为乙醇。将这些乙醇添加到燃料中,能够降低石油燃料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我们把这种用非粮食作物生产出来的乙醇称之为第二代燃料乙醇。

2013-04-23

美国: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先进乙醇原料

美国一名决策委员日前透露,美国联邦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清洁型乙醇的原材料,这将为种植户提供新的赚钱机会,同时还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西堪萨斯州地区的一个生产厂已经斥资数百万美元进行整修,争取尽早实现将高粱加工成为高质量的乙醇。

2012-08-20

欧盟欲限粮食转化生物燃料

欧洲联盟委员会日前提议由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转化制成的生物燃料最多占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总目标的一半,另一半建议从其他途径获取,如藻类或垃圾。 欧盟先前决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7个成员国2020年前必须实现10%的燃料出自可再生能源。一些环境保护人士认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一般需要砍伐树木,同样增加温室效应。

2012-10-23

BP取消美国纤维素乙醇工厂计划

英国石油公司(BP)日前表示取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建立纤维素乙醇工厂的方案,意味着它今年将退出使用非粮食作物生产“新一代”乙醇汽油的计划。 据悉,该计划是利用高粱和甘蔗等坚韧稻科植物生产纤维素生物燃料。在使用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燃料的优劣论中,纤维素生物燃料曾被视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尽管拥有政府授权,但它如今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各家企业都很难进行商业化生产。

2012-11-01

燃料乙醇实现无废水排放

由江南大学和天冠集团共同完成的燃料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循环新工艺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的项目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首次形成了燃料乙醇生产中无工艺废水排放的绿色制造技术,并首次提出了发酵生态工程学新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治理以木薯及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取得了根本性和方向性的突破,其技术路线及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推进产业化实施。

2012-12-14

山西煤化所醋酸加氢制乙醇技术中试成功

日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610课题组开发的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技术成功在小店基地完成中试并实现平稳运行,实现了催化剂与工艺的全面验证。这一中试项目规模为50吨/年,采用工业型非贵金属催化剂,醋酸转化率>99.8%,乙醇选择性>99.5%。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是煤经甲醇、醋酸制乙醇技术的核心单元,技术中试的完成,标志着山西煤化所煤制乙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