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衣壳蛋白通过相变促进宿主炎症反应的新机制

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研究表明,病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与COVID-19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会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趋化因子及

2021-05-04

2021 3D细胞培养与器官研讨会

2021 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诚邀政产学研医界人士抵沪与会,共话类器官前沿,探讨目前类器官技术发展程度、存在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推动以类器官为基础的精准医疗研究及相应的临床转化,进一步加强类器官研究在肿瘤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移植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及融合。

2021-05-08

美国FDA批准新型非阿片双重作用止痛药Zynrelef(布比卡因/美洛昔康)!

Zynrelef是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FDA批准的缓释双重作用局部麻醉药(DALA)。

2021-05-14

急性白血病国家1创新靶向药启动II期临床试验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青松药学团队自主研发的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1类创新靶向药物HYML-122,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举行了临床II期试验启动仪式,标志着HYML-122即将进入临床II期试验阶段。创新靶向药HYML-122Ⅰ期临床总结会暨Ⅱ期启动会召开,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国阳、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高俊文、安

2021-05-05

麻蜥属胎生群DNA条形码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分析技术不断发展,DNA条形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种界定和发现以及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评估。DNA条形码对于具有较大的形态保守性或模糊性的类群,进行分子系统发育推论和分类学研究十分有益。例如,最近利用DNA条形码,在茧蜂科(Braconidae)的11个亚科中界定了超过400个新物种。尽管DNA条形码在进化和分类学研究中存在缺陷,但从中推

2021-04-26

Cell Rep:基于器官的高通量RNA测序有助于寻找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

大肠癌(CRC)是当今世界上确诊率最高的3种癌症之一,也是与癌症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癌症疗法在不断地发展,但针对晚期和转移性肠癌患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基于药物的新型疗法。

2021-04-25

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组胶原蛋白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通告

  4月15日,为进一步加强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监督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一则关于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的通告。原文如下: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一、目的为规范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管理属性和管理类别判定,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

2021-04-16

PNAS:关键细胞群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自体免疫反应

纳他珠单抗(Natalizumab)是一种针对α4整合素(α4-integrin)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临床上目前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周围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 对此,一个可能的假设是:CD11c +细胞中α4-整联蛋白的缺失能够降低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迁移性,进而能够起到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2021-04-06

首创输出抑制剂Nexpovio(selinexor)欧盟获批,德琪医药在中国进入审查!

selinexor是全球第一款获得批准的核输出抑制剂(SINE)。

2021-03-30

ACS Omega:三常见药物可由于治疗COVID-19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三种常用的抗病毒药和抗疟药在体外可有效预防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复制。这项工作还强调了针对多种细胞系测试化合物以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必要性。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