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构建出全新的纳米载体靶向效率的高精度可视化评估方法

纳米制剂的分布和肿瘤结构密切相关,对肿瘤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确认肿瘤血管网的结构有助于优化给药策略。该研究揭示了肺转移瘤的三维结构变化,弥补了跨尺度肿瘤成像分析方法学上的缺失

2023-08-17

科研人员通过大规模整合生物信息分析揭示泛癌种自然杀伤细胞异质性

综上所述,这一工作创新性地整合利用大规模单细胞数据,揭示了NK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模式转变,捕捉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NK细胞亚群组分变化

2023-08-28

科研人员开发基因编码的光控蛋白质标记新技术

邹鹏课题组利用RinID技术系统研究了多个亚细胞区域的蛋白质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均获得了出色的空间特异性(>90%),高于目前常用的APEX2、TurboID等技术。

2023-07-11

科研人员 阐明DNA复制起始阶段H2A.Z核小体的选择性识别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SUV420H1优先识别H2A.Z核小体并催化产生H4K20me2的结构基础,阐述了SUV420H1通过H2A.Z调控DNA复制起始的分子机理,为药物靶向设计与疾病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H2

2023-08-04

科研人员揭示新的植物生物钟周期精细调控因子

生物钟作为植物细胞内在计时机制,通过协调基因表达的节律性和代谢稳态等,使植物更好地适应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性和季节性环境变化。当植物内源生物钟系统和外界光-暗周期相一致时,植物会获得最佳生长,因此

2023-06-30

科研人员揭示DNA糖基化酶在核小体上的碱基切除机制

DNA的碱基损伤可以发生在染色质化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所有区域,包括核小体DNA位点。核小体作为天然的屏障会阻碍BER相关蛋白对损伤位点的接触,只有一部分面向溶剂侧的DNA自由暴露。

2023-07-17

科研人员揭示印缅区植物类群的东-西遗传分化格局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23-07-04

科研人员发现频发与偶发痛风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差异

代谢组学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定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组学技术,可以在系统生物学层面研究代谢通路失调,逐渐成为研究代谢性疾病必备的研究工具。

2023-07-13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精准表征人类完整基因组中的大尺度结构变异

该项研究对GRCh38和T2T-CHM13之间大规模差异基因组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更全面和详细评估。该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基因组中复杂结构遗传多样性的认识,还提出了消除参考偏差来推动未来的科学研究。

2023-07-17

Cell:科研人员发现病原微生物干扰植物免疫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研究团队与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马文勃研究团队,在《细胞》(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