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造血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造血干细胞是如何工作的?日前,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科教授金丽华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细胞自噬调节薄层细胞分化的理论,为细胞自噬与细胞免疫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揭示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造血干细胞通过调节自我更新和分化来维持造血系统稳态,过程中受

2021-03-22

Blood Cancer Dis: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析可可靠地识别血液恶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骨髓中干细胞的一种疾病,会干扰血细胞的成熟和分化。每年,大约有200名芬兰人被诊断患有MDS,可以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在全球范围内,MDS的发病率是每100,000人年4例。

2021-03-23

科研人员发现了癌症生长中的“基因合作”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更具有临床意义的MMTV-HER2/MMTV-MED1乳腺肿瘤小鼠模型,发现MED1过表达在介导HER2+肿瘤进展、转移、肿瘤干细胞形成和治疗耐药的恶性表型中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

2021-03-17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2021-03-16

微纳操作机器人肿瘤探测研究获进展

   近日,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1, 42(3): 323-339)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基于微纳操作机器人的肿瘤转移过程中多尺度机械特性研究综述论文(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revealing micro/nanoscale mec

2021-03-05

《Nature》子刊《Oncogene》在线发表肖桂然教授团队最新科研成果

2021年3月1日,Nature子刊Oncogene在线发表了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肖桂然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ZnT7 RNAi favors RafGOFscrib−/−-induced tumor growth and invasion in Drosophila through JNK signali

2021-03-12

科研团队发现蓝云杉的蓝色调源自于其松针表层中的纳米管

  来自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网站的报道,该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的科研团队研究确定,蓝云杉和灰小麦的蓝色调源自于覆盖松针和叶片表面角质层蜡中的纳米管,长度为几微米的纳米管对透射到植物中的阳光产生影响,由此植物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果生存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相关研究成果收录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

2021-03-12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医学科研规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由卫健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的《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下称《规范》),旨在规范科研人员和机构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规范。《规范》明确,医学科研行为,是指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及其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的涉及科研项目申请、预实

2021-02-24

研究揭示合成降胆固醇药洛伐他汀合成机器的三维结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lovastati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手段,解析了洛伐他汀合成机器

2021-02-13

PNAS: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人类基因组中的古老RNA病毒片段!

2021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从人类基因组中识别古老的RNA病毒残留物,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教授AI系统来识别RNA病毒残留并利用其在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