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提出USP7降解剂作为p53突变型癌症的潜在治疗策略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属于最早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但在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中均出现p53的突变。突变型p53丧失了自身的抑癌功能,并影响野生型p53蛋白、抑制其功能,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成。

2022-06-17

Nature子刊:梁毅/刘聪合作揭示渐冻症致病蛋白质SOD1构象转化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次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 SOD1 由生理型向病理型结构转变的机制,启示不同的病理突变体在调节 SOD1 构象转化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使得发展新的基于 SOD1 纤维结构的 ALS 治疗药物

2022-06-23

科研人员揭示生物结皮微生物群落碳循环机制

宏基因组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耗能的光能驱动的无机碳(Inorganic Carbon,IC)固定基因丰度较低,经济的化能驱动的高分子有机碳降解、发酵、需氧呼吸和CO氧化基因较丰富。

2022-06-06

科研人员开发新型光免疫纳米材料用于乳腺癌治疗

光免疫疗法是光疗和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与单一的治疗方式相比,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2022-06-01

科研人员创造出含有定点共翻译修饰核小体的酵母菌

该研究通过跨学科交叉合作,基于酿酒酵母的基因密码子扩展体系,探索性地将定点共翻译修饰作为合成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手段,创造了另一种可能的生命形式,即通过人为引入共翻译修饰的方式维持酵母生命活动的生命形式。

2022-06-06

科研人员揭示专食性害虫利用两种植物抗虫化合物进行解毒的机制

研究对渐狭叶烟草野生群体叶片中的二萜和绿原酸进行分析发现,两种化合物的量存在负相关性,即含高水平二萜糖苷的植株,绿原酸含量则低,反之亦然,说明烟草已进化出应对烟草天蛾解毒的机制。

2022-06-10

嘉德诺与浙江美加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推出一款全新肠内营养泵

新型肠内营养泵将会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2022-06-15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肠道上皮细胞微绒毛是基于微丝束组装形成的细胞膜表面突起,在物质吸收、分泌和抵御外源病原菌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6-15

招聘|浙江省人民医院科研部主任、肿瘤内科副主任杨柳教授招聘博士后

课题组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为肿瘤提供新的诊疗策略。

2022-06-06

推进下一代抗癌溶瘤免疫疗法,与辉瑞、默克、默沙东都有合作,这家公司完成1000多万美元融资

近日,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TILT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由Lifeline Ventures领投的1070万美元融资。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