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uron:揭秘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塑造神经回路的分子机制

2020年9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免疫细胞在微调大脑神经回路方面或许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称之为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不仅能够保护大脑免于感染和炎症,而且还能帮助塑造发育中的大脑回路,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还能指导神经元对感觉线索产生反应从

2020-09-21

受损神经环路修复和功能重塑取得进展

9月22日,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修复环路重塑神经功能》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脑内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经元重构的神经环路,发现移植干细胞来源的神经细胞可以特异性修复成年脑内受损的黑质-纹状体环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行为学障碍。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

2020-10-05

小胶质细胞或能有效调节大脑中神经元的功能和行为!

2020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大脑中扮演清道夫角色帮助清理死亡细胞的免疫细胞,或在小鼠和人类机体行为的调节上也扮演着关键角色,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这种特殊的清道夫细胞名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其能保护大脑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不受异常激活的影响,本文研

2020-10-11

Science:研究揭示大脑与眼睛神经元再生机制

神经元的死亡,无论是在大脑还是在眼睛中,都会导致许多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失明以及帕金森病。目前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只能减缓疾病的进展,因为一旦神经元死亡,就无法替代。

2020-10-06

Neuro-Oncology:研究揭示化疗对神经损伤的影响机制

尽管近年来癌症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使用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这是由铂衍生物(例如顺铂和奥沙利铂)的化学疗法引起的神经疾病。这些药物会损害周围神经系统,导致进行性的和逐渐增加的敏感性丧失,甚至可能影响活动能力。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可能会迫使减少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法,从而导致疗效的下降。

2020-10-01

编码同类雄性特征的神经机制研究获进展

 9月21日,Neuron在线发表题为《特异性感知与攻击行为相关的同物种雄性信息的下丘脑神经元》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研究组完成。该研究利用钙信号记录、化学遗传操纵及脑片电生理等技术,解析下丘脑腹侧乳头体前核通过整合嗅觉信息,特异性地编码同

2020-09-22

压力应激诱发骨丢失神经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9月10日,《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以A GABAergic neural circuit in the 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 mediates chronic stress-induced bone loss(《

2020-09-16

Cell Rep:研究揭示神经功能维持的关键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能量调节剂——AMPK的缺失会导致神经元死亡,进而导致动物自发性脑癫痫发作。

2020-09-03

Nature:揭示心肌纤维形状影响心脏功能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

2020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位于心脏内表面肌纤维复杂网状结构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心肌形状影响心脏功能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对于人类而言,心脏是第一个发育的功能性器官,其在受孕仅四周就开始自发跳动了,而在发育早期,心脏会生长出一种复

2020-09-04

研究揭示认知颜色空间形成的神经机制

  8月26日,《神经元》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V1,V2和V4等级化的颜色处理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伟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唐世明实验室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内源性信号光学成像、双光子成像和电生理记录等手段,详细描绘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