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拜耳与Arvinas达成蛋白降解疗法研发合作

 拜耳(Bayer)公司与专注打造蛋白降解疗法的Arvinas宣布达成合作协议。拜耳公司将利用Arvinas的PROTAC蛋白降解技术,打造全新的人类疗法,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此外,拜耳也计划将这项技术用于农业领域。目前,这项合作的先期付款超过了1.1亿美元。Arvinas是一家专注PROTAC蛋白降解技术的新锐公司。简单来讲,这种技术使用的是小分子药物。它的一

2019-06-07

我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填补全球空白

国际肿瘤盛会瞩目RC48-ADC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将不再无药可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教授向与会者介绍RC48-ADC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专家盛锡楠教授与国内外专家就RC48-ADC研究结果进行交流讨论荣昌生物CEO房健民教授向与会者介绍RC48-ADC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II期临床试验数据2019年5月3

2019-06-04

收购新基后 百时美施贵宝研发管理层大换血

 两年前,当肿瘤学家托马斯·林奇(Thomas Lynch)在百时美施贵宝(BMS)担任首席科学官时,他宣称该公司“在改变癌症护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当BMS宣布以740亿美元收购癌症大佬新基后,公司已明确表示Lynch并非新形势下的最佳人选。在新基交易结束时,林奇并不是BMS管理层改组计划中唯一的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新基首席执行官Mark Alles缺席了这一阵容,他将在最后获得一

2019-06-07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多极磁镊的机器人细胞内部操作与测量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谭民领导的先进机器人团队与多伦多大学教授孙钰的先进微纳系统实验室合作在微纳机器人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基于多极磁镊的机器人细胞内部操作与测量,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上(Sci. Robot. (2019), 4, eaav6180)。在细胞内部对其结构的直接操作和测量是理解亚细胞和亚组织活动的重要手段,可用于疾病诊断、发展新治疗方法。相对于细胞外部的

2019-06-09

梅斯医访谈 | 深度对话勃林格殷格翰高齐飞:研发驱动,创新赋能,开启中国新篇章!

2019年4月17日,全球最大的德国家族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召开2018年全球业绩发布会,2018年实现净销售额175亿欧元,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其中,人用药品领域的净销售额达到126亿欧元,占总净销售额的72%。另外,研发投入达32亿欧元,人用药品领域研发投入达到28亿欧元。本期生物谷将带您走进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部,与新任大中华区总裁高齐飞先生深入对话,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

2019-06-10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活体内蛋白质瞬时原位激活新技术

  在活细胞等复杂的生命体系中原位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往在活细胞内开展的蛋白质原位研究只能在某些特定蛋白家族中应用,如何进一步发展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蛋白家族的原位研究方法一直是困扰众多生物学家的科学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机器的活细胞标记与在体调控”项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陈鹏教授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合作,发

2019-06-04

药企加速转型创新,CRO提升药企研发效率

2019年5月21日,2019年中国国际药物信息大会暨第十一届DIA(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DIA)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上,作为行业领先的合同研究组织(CRO),泰格医药携手DIA对“中国细胞治疗的法规”、“医药解决方案的价值评估模式和支付模式”等话题进行分享和探讨,推动医药创新的国际交流。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

2019-05-24

自体干细胞制剂REGEND001新药临床获CFDA受理,吉美瑞生开启新药研发新征程

近日,由吉美瑞生集团核心平台江西省仙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REGEND001细胞自体回输制剂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受理号为CXSL1900019。REGEND001细胞制剂是全球首个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自体干细胞产品,是帮助呼吸系统再生的干细胞产品,也是中国首个受理的自体干细胞产品。吉美瑞生于2015年7月成立,公司首席科学家由左为教授担任,是一家专注于人体

2019-05-30

《细胞》:流感通用疫苗研发评述

流感通用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策略,然而通用疫苗研究仍在探索中。目前主要集中在对血凝素HA分子茎部区的改造。鉴定新的保护性抗原表位有助于通用疫苗研发。中国科学院高福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抗体、流感病毒耐药机制与抗流感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研究。5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刊发了该团队应邀撰写的题为“Breathing”hemagglutinin r

2019-05-19

聚焦单克隆抗体药物产品研发新进展

抗体是由机体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其能协助免疫系统鉴别、中和抗原或其它外来物质。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先建立了杂交瘤技术,该技术能通过体外持续培养骨髓瘤细胞,融合可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再次经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苷筛选及克隆化得到大量单克隆细胞株,这一技术为后期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图片来源: mrgscience.com自从1986年全球第一个鼠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