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食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烹饪后都去哪儿了?

多数研究表明,烹饪作为一种日常的食物加工方式,能够降低食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含量。食物中的POPs在高温烹饪条件下能够挥发到气相中,同时也存在分解和转化,而烹饪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有机氯化物,则有可能导致高温烹饪中POPs的生成,且新生的POPs主要存在于烹饪产生的油烟中。

2014-06-26

科学家菜地镉污染与菌根修复研究获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某一或某些金属元素因过量沉积而引起含量过高的现象,这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贵研究员课题组与香港浸会大学裘槎环科所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菜地镉污染风险评估及其控制技术展开合作研究,为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提供了新策略。

2014-04-28

Sci Rep:研究揭示复合污染致霾效应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承担的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在复合污染致霾效应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4-03-15

Environ Sci & Technol:氨污染对农业“副作用”不容小觑

一项新分析显示,氨对美国人健康造成的损害比预期更严重。

2014-03-05

JECH:空气污染或可增加孕妇患高血压的风险

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环境保护机构评估空气污染的一些数据发现,在四种空气污染物的重度暴露下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的风险。

2014-02-15

Nat Geosci:森林产生的甲酸加重酸雨污染

日前,最新一期杂志Nature Geoscience刊登了法国和比利时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Satellite evidence for a large source of formic acid from boreal and tropical forests",研究人员发现北方森林和热带森林会产生大量甲酸,从而降低这些地区降雨的PH值,带来酸雨污染。

2012-11-18

Mol Micro:细菌对芳环类污染物趋化性机制研究或进展

细菌对芳环类污染物趋化性机制研究或进展。

2013-11-20

JAMA:北奥会期间空气污染水平的改变和心血管疾病关联标记物变化有关

芝加哥 – 据5月1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污染的变化与全身炎症及血栓形成(血块形成)的生物性标记物的变化以及与健康年轻人心血管生理的检测指标的变化有关;该期杂志是有关全球卫生的专刊。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空气污染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一个风险因子,但人们对空气污染导致CVD的机制则不甚了解。

2012-11-18

Water Resour Res:现代农耕氮使用为泰晤士河污染祸源

近日,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水资源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研究成果"Nitrate pollution in intensively farmed regions: What are the prospects for sustaining high-quality groundwater",研究人员对泰晤士河140多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现代农耕技术虽然确保了粮食供应...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