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武汉大学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方法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刊登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ingle-Cell Exome Sequencing and Monoclonal Evolution of a JAK2-Negative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文章中,研究者研发出了一种解析单细胞基因组的新方法,该研究同时登上了当期Cell研究的新亮点。
Circul Res:首次发现中性白细胞是引发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元凶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性白细胞或许是引起巨细胞性动脉炎(GCA)的元凶,GCA可以引发老年患者血管严重炎性的疾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
JCI:焦虑症与细胞的新陈代谢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个与焦虑症有关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乙二醛酶I (GLO1)。然而该基因与焦虑症之间关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在美国最普遍的精神疾病是焦虑症其中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怖症等。 利用小鼠模型, Margaret Distler和她的团队想确定是否GlO1的早期底物--甲基乙二醛能否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PNAS:巧驯白细胞攻克自身免疫疾病
科学家们巧妙的驯服了白细胞,在小鼠体内完全消除了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这一方法将成为I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新希望。 在免疫系统开始攻击自身时,是否可以重新将其编程呢?I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现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PFL的科学家们巧妙对该疾病所涉及的T细胞进行了训练。他们通过一种特殊蛋白,精确靶标了正在攻击胰腺细胞并引发疾病的白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
Immunity:揭示致命性败血症细胞死亡机制
一种全身性炎症---败血症是危重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败血症与大规模细胞死亡相关联,然而败血症的特异性致命机理一直都不清楚。如今,2011年12月23日发表在《细胞》子刊《Immunity》的一篇新研究发现抑制一种称作坏死样凋亡的特异性细胞死亡途径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性炎症。该研究可能导致人们针对这种极难控制的致命性炎症开发出新的治疗性干预。
干细胞疗法可用于治疗ALS、痴呆症
2013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和Isis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痴呆症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技术分化出正常的神经细胞以替代ALS患者发生C9ORF72基因突变的细胞。这种突变阻碍了集体正常蛋白质合成的进程。通过导入正常的RNA,研究人员可以令突变的基因重新表达行使正常功能。
Mol Psychiatr:细胞自噬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成年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新药Scenesse上市申请提交EMA
Clinuvel医药公司向欧洲药品局(EMA)提交关于Scenesse的上市申请(MAA)。Scenesse申请用于治疗成年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这是一种皮肤惧光症。 Scenesse是一种可溶移植剂,从皮肤下起作用激活皮肤黑色素。黑色素能够提供光保护属性,使皮肤免受光照和紫外线辐射。 根据EMA审批程序,Scenesse将在包括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在内的27个欧盟国家销售。
NEJM: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高强度治疗可减少心血管死亡
现行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推荐呼吁保持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少于45%,但这一治疗策略并未得到随机化临床试验的验证。意大利Consorzio Mario Negri Sud研究所的Marchioli博士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红细胞比容处于45%—50%的患者相比,达到红细胞比容少于45%目标的患者心血管死亡和主要静脉血栓显著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