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肿瘤微环境决定肝癌类型 为治疗提供新方案

  肿瘤周围的组织、免疫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等元素共同形成了“肿瘤微环境”,后者是协助肿瘤更快扩增、入侵的“肥沃土壤”。现在,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还会决定肝癌类型!9月12日,《Nature》期刊以“Necroptosis microenvironment directs lineage commitment in liver cancer”为题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由

2018-09-19

美国研究确定癌症的克星,酸性环境可使癌细胞越来越弱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人员发现当癌细胞的内部环境变得更酸时,繁殖能力也更弱。ph值偏酸性的环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繁殖能力。这是美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模型研究影响癌细胞代谢途径的条件后得出的结论。该模型显示,癌细胞需要一个比健康细胞更碱性的内部环境,才能正常代谢。它还帮助鉴定了一些酶,这些酶在碱性环境下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这些

2018-09-04

BMJ:暴露于砒霜、铅、铜、镉等环境中容易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

2018年9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发表在《BMJ》杂志上的文章提供证据表明暴露在砷,铅,铜和镉的环境中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风险。近年来,环境中的有毒金属如砷,铅,铜和汞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例如,砷和镉是已知的致癌物质,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接触有毒金属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调查,由剑桥大学的Rajiv Chowdhury等人审查并分析了流行病学研究

2018-09-01

Cell:三维环境是细胞染色体分离的关键

2018年8月28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经常在塑料培养皿上平层地培养细胞。以这种方式培养的肝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配它们的染色体方面是非常糟糕的。肝细胞不会在两个子细胞之间平均地分配染色体。这种错误可能会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这可能会让在实验室培养肝脏充满挑战。培养肝脏是再生医学的最高目标。也会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在培养皿中培养的肝细胞变得如此混乱以至于它们不会正常地发挥作用。

2018-08-28

多篇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大脑样微环境可高效地促进治疗性神经元产生

2018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人类大脑由高度复杂和广泛的细胞和神经元网络组成,然而人们对发育中的大脑的现有科学理解是相对有限的。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神经工程(neuroengineering)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操纵神经元。这个学科的科学家们能够开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疾病模型,以便理解神经系统疾病,并为神经组织工程构建出下一代的生物材料。直接重编程成纤维细胞(一种体细胞)

2018-08-30

Nat Clim Change:环境中二氧化碳升高会导致营养缺陷的发生

2018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哈佛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水平上升使得大米和小麦等主要作物的营养成分减少。到2050年,将会出现1.75亿人缺锌,1.220亿人缺乏蛋白质缺乏的现象。该研究还发现,超过10亿妇女和儿童可能会失去大量的膳食铁摄入量,使他们患贫血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我们每天做出的决定(我们如何为家庭供暖,

2018-08-29

EMBO Mol Med:研究人员发现促使肿瘤在乏氧环境中生存的因子,或成肿瘤治疗新靶标

2018年8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乏氧是实体瘤的一大特点,也是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一大关键生理特征。但是目前鉴定乏氧癌细胞依赖生存的可追踪的分子靶标仍然是肿瘤研究中的一大主要挑战。图片来源:EMBO Molecular Medicine近日,来自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基于SILAC的蛋白组学手段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GPRC5A是一个新的乏氧诱导产生的蛋白质,可以保护癌

2018-08-26

海尔生物医疗获“生态价值最佳用户体验合作奖”

近日,由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第11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会议以“新时代下的生命科学技术平台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开放运行机制、技术队伍建设、平台科学营建、自主技术研发及方法创新等主题展开交流讨论。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领导、负责人、技术骨干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近百

2018-08-07

JAMA network open:发展中国家正在遭受低劣医药环境的侵袭

2018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中低收入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假冒伪劣药品的威胁。,其中包括治疗疟疾的药物。在所有必需类药品中,低劣药品的比例达到了13%。通过对非洲国家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发现假冒伪劣的药品比例甚至达到了19%。假冒药指的是其名称,成分或来源与描述不符。劣质药指的是真正的药物,但其质量不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生产质量不过关,包装/

2018-08-14

Nat Neurosci:科学家阐明环境线索驱动机体行为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8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巴胺神经元是否能够促进环境中的某些线索来帮助指导机体行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同的多巴胺神经元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就给出了答案。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模型(Pav

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