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学家发现肿瘤微环境是胰腺癌细胞状态转换的驱动因素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非常少,大多数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因为产生耐药性而停止治疗。近日,来自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验证了肿瘤微环境是胰腺癌细胞恶性状态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癌细胞状态影响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期刊,标题为:Microenvironment drives ce
每天吃80克燕麦,45天后发生了那些变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吃肉,而今天,大鱼大肉已成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迅速飙升,与之密切相关的冠心病也迅速占领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此前,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39年间,中国居民的胆固醇
新型GRAB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胞外ATP的时空动态变化
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Adenosine,Ado)等嘌呤类分子细胞内外广泛存在。胞内的嘌呤类分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而胞外的嘌呤类分子则作为信号分子(被称为“嘌呤类递质”),通过作用在其相应受体调节呼吸调控、味觉感受、睡眠等生理活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还参与调节癫痫、疼痛、炎症反应、脑外伤和缺血等病理状态。
向肿瘤微环境中添加III型胶原蛋白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近日,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突发奇想:将肿瘤细胞永久地停留在休眠期(即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一直“沉睡”下去!该研究近期发表于Nature Cancer,阐释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对肿瘤细胞进入和维持休眠状态的关键作用。首先,研究者们从休眠肿瘤细胞的“根据地”——胶原细胞外基质(ECM) 的三维结构组织着手。为此,他们将休眠型肿瘤细胞
Blood:发表骨髓微环境组分维持造血干细胞干性新成果
近日,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郑俊克研究员课题组在血液领域国际著名期刊Blood在线发表了题为“Endothelial cell-derived 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 support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activities in bone marrow niches”的研究论文。造血干细胞(hema
研究团队发现代谢应激环境下肝癌生存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AMPK activity by TRIM11 facilitates cell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 metabolic stress于Wiley旗下的期刊C
还是环境因素,在为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做出“突出”贡献?双胞胎研究见分晓!
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长,大脑也逐渐衰老,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幸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的数据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一位患者产生,而这一数字还在随人口老龄化攀升。预计到2050年,全球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将增至1.5亿以上。普遍观点认为,大脑中存在的β淀粉
沉水植物对水环境适应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沉水环境和陆生环境在光照、水的可利用性和无机碳的形式及浓度上有较大差异,这些环境参数与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面临水陆环境的差异,水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都产生了适应。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研究团队选取眼子菜科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为研究材料,针对该水生植物的解剖结构、光合
Cancer Research:揭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1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新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组织内存在一小部分致瘤能力特别强、分化程度极低并具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特性的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 1A1,ALDH1A1)是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
JNNP:双胞胎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在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病理学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观察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大脑,揭示了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标志物—淀粉样斑块有了新的理解,同时还发现,遗传和环境问题或许在大脑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