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构建出膜状细胞器,可让真核生物蛋白翻译实现空间分离

如今,Lemke和他实验室的一名学生--- Christopher Reinkemeier---进一步构建出膜状细胞器(film-like organelle),它可用于将细胞过程细分为更小的空间。

2021-08-29

:揭示金属钌配合物诱导DNA相分离微观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山大学教授毛宗万团队合作,在揭示金属钌配合物诱导DNA相分离微观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在正确的时间及空间实现一定秩序的聚集以达到“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的现象调节着诸多细胞活动,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2021-08-01

创新细胞治疗类药品阿基仑赛注射在苏州完成首例患者用药

2021年8月20日, 一名57岁的弥漫大B淋巴瘤男性病人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中国首例使用靶向CD19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获益患者,治疗后顺利出院。

2021-08-28

美国FDA批准优时比Briviact(布瓦西坦)片剂/口服/静脉制剂:用于1月龄及以上患者!

这是Briviact IV制剂首次被批准用于儿科患者,也是FDA近7年来批准的唯一一种用于1月龄及以上儿童部分发作性癫痫的IV制剂。

2021-08-31

艾伯维在美国推出Skyrizi 150mg注射:维持期每年仅注射4针,提高治疗体验!

Skyrizi是艾伯维“后修美乐时代”的关键产品之一,头对头3期临床疗效击败诺华Cosentyx(可善挺,苏金单抗)。

2021-08-15

Genome Biology:研究解析马里亚纳海沟最深沉积物完整生物圈结构并分离其微生物

   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轩课题组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方家松研究组、复旦大学教授南蓬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Revealing the full biosphere structure and versatile metabolic function

2021-07-22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滴微流控的链霉菌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因而原生质体或孢子均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

2021-07-20

关于相分离通过调控染色质三维结构重组促进细胞命运转变的研究在Cell Stem Cell发表

真核细胞染色体通常会有序的折叠,在空间上会形成有序的三维结构。这些三维结构由大到小主要分为区室分隔(compartments)、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Associated Domains,TADs)以及染色质环状结构(loops)等。细胞命运转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剧烈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推动细胞命运转变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TA

2021-06-03

利用DNA甲基化追溯囊胚培养中游离DNA细胞来源

人类的妊娠效率很低,自然妊娠中只有不到50%的胚胎能够发育至足月。部分流产胚胎主要是源于胚胎的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在移植胚胎前鉴定并排除非整倍体胚胎是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对植入前胚胎的滋养外胚层进行样品活检和遗传学检测的方式来分析胚胎细胞的染色体倍性。该方法因涉及侵入性的胚胎细胞活检,操作繁琐,无法避免对胚胎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以

2021-06-20

每年补2次!罗氏新型眼内给药系统ranibizumab PDS(眼内植入物)美国进入优先审查:疗效媲美每月注射!

这款PDS植入物仅一粒米大小,可连续补液(6个月一次),如果上市将有望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负担。

2021-06-27